今年来,元山镇针对近年来发生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集中监管力量,对农村低保、粮食直补等事项,创新监督办法,着力保证惠农资金兑现,从源头上防治问题发生。
分级评定风险,把握廉政防控重点。一是防控领导岗位风险。围绕领导干部在惠农资金规划、资金审批、资金评定、资金发放上查找廉政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控,着力规范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二是防控单位负责人岗位风险。坚持把规范自由裁量权作为单位负责人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对在民生资金业务往来上较多的镇级单位,围绕资金管理的范围、拨付、支付、报账等程序,查找可能出现腐败的环节,逐项排查每个权力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三是防控村社干部重要岗位风险。对村居支部书记、主任、文书职能职则进行梳理,规范工作流程、落实村务政务财务三公开。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社保、低保等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推行直接发放到户的方式,村职干部直接不“过手”。
构筑制度防线,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一是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监督教育管理。常态化开展工作人员廉政岗位教育,通过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切实构筑思想防线。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制定《民生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行村财民理乡代管,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克扣、冒领民生资金的问题。三强化监督检查。由镇纪委监察室牵头,通过村居自查、纪委监查、群众监督等方式,对风险防控情况和落实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对制度落实不力、风险防控不到位的,及时责成整改;对风险岗位及人员发生违纪违规案件的,严格实施责任追究。
强化效果运用,增强防控工作实效。一是形成连锁效应。在推进保障民生资金兑现廉政风险防控的同时,督促各单位根据廉政风险防控总体要求,加强制度建设。镇民政办、财政所相继出台相关制度机制形成连动效应。二是强化清理效果。近期,县民政局在低保评定清理中,对各类关系保、人情保进行了全面清理,镇纪委结合此次专项行动,对各类惠农资金进行了全面自查自纠,促进各项资金兑现工作规范化,增强防控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