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健全四种机制 强化惠农资金监管
【字体:
大 中 小 】 【编辑日期:2014/11/21】 【作者:县财政局】【阅读:】
按照群教活动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的要求,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县财政局把惠农政策兑现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按照“政策透明抓宣传、资金发放抓公开、规范运行抓管理”的工作思路,探索惠农资金管理模式,实现了运行程序规范、管理有序、阳光发放、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健全领导机制,确保责任落实。该局按照“切块分片”的方法成立了惠农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惠农资金从拨付至使用全程的台账管理,使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动态管理,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乡村相应成立了惠农资金监管领导小组,聘请了惠农资金监督员,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实现了惠农资金监管全覆盖。
二、健全宣传机制,确保家喻户晓。该局建立并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开”制度,将农业、林业、扶贫等9大部门24项惠农资金的名称、标准、数量、享受对象等情况,列出清单,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村政务公开栏、编印惠农政策手册等方式向群众公开。同时成立督查组对全县惠农政策宣传进行随机抽查和突击检查,对政策宣传不到位的乡镇和部门,责令限期整改。目前全县惠农资金和惠农项目建设情况公开率已达98%以上,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知情权,有力的拓宽了社会的监督面。
三、健全管理机制,确保规范运行。该局制定了《惠农资金管理办法》,各专业股室制定了9个《惠农资金兑现制度》,明确惠农政策兑现必须做到“八个不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惠农资金的兑现进行全面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查整改。规范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惠民政策、资金发放等方面的服务,规范乡镇财政所惠农资金管理,做到专人、专账、专款、专用。同时,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确保“一折通”兑现安全有序和资金及时到位。
四、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源头预防。该局先后制定了《惠农资金监督管理办法》、《惠农资金问责制度》、《惠农资金约谈制度》以及《惠农资金违纪违法问题上报处理制度》等相关制度,真正从源头预防惠农资金的违规使用。采取定时或不定时对项目重点环节的相关人员进行约谈。近两年来,先后约谈了84人/次,其中警示约谈6人/次、诫勉约谈18人/次、日常约谈60人/次。从2012至2013年全县财政惠农资金总量合计17.5亿元,涉及9大部门24项,未发现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涉及惠农资金的群众上访事件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