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特别的闭卷考试在浙江省海宁市政府会议中心举行,参加考试的是该市16名拟提任的科级领导干部。这次任前“廉考”成绩事关他们能否获得任职资格。
2008年,海宁市结合自身实际,拉开领导干部任前“廉考”的序幕:领导干部在上任前都要进行廉政法规知识考试,成绩合格者,按规定程序任职;不合格者可以补考一次,补考不合格,则取消任职资格。五年来,在海宁市通过任前廉政知识考试走上领导岗位的363名领导干部,未发现违纪违法问题。
廉政法规知识考试的内容涉及党内法规、反腐倡廉相关制度和重要决策部署、新出台的有关职务犯罪的司法解释及当地的一些典型案例等。
为使考廉有序推进,海宁市建立了出题人员库、试题库、监考人员库、监督人员库和阅卷人员库。出题人员库、阅卷人员库由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有关专家组成。监考人员库由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组成。监督人员库由两代表一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和普通群众代表组成。每场考试试题和相关人员都随机抽取产生。
经过五年实践,海宁市以领导干部为突破口,将任前考廉制度不断向中层干部及村(社区)干部延伸,逐步形成领导干部、中层干部、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干部“四点一线”的考廉体系。截至目前,海宁市已组织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202批次、3764人。其中,领导干部36批次、363人次,中层干部149批次、2271人次,村(社区)干部12批次、87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