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有啥新期待?
【字体:
大 中 小 】 【编辑日期:2010/11/3】 【作者: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阅读:】
“十一五”硕果累累,“十二五”悄然走来。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新的追求、新的动力、新的期待,尤其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十二五”是新挑战、新机遇、新考验,因为在已经绘就的“十二五”蓝图面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决定因素、决定作用如何发挥、历史答卷如何填写,正是人们拭目以待、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这又取决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的高低。因而,“十二五”对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充满着新的期待。
党的事业需要坚强的队伍来支撑、来完成,这需要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有极强的党性修养、极强的自律意识、极强的责任意识,干好自己的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管好自己及身边人,时刻做到守土有责,做到想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党性修养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作风修养、组织纪律修养。这六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必须的基本素质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她的每个成员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坚强的组织观念,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要成为党员队伍中的一员,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教育,自觉实行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先锋队意识,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才能充分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因此,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党性修养就成为了自己的一项长期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自觉地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加强党性修养,做一个合格的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党员。
新的历史时期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应有的党性修养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必备条件,正是因为七千万党员中绝大多数都是合格的、过硬的、符合党和国家要求的,所以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才能够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逐渐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每年都有一些党员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因这样那样的问题受到各种处理,严重的甚至被关进监狱,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对于这些人,细细分析其违纪违法犯罪的前因后果,就会很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腐化变质,并非一朝一夕、瞬间发生的,而是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都有一个这样那样的偶然性及必然性,都有一个特殊原因。然而,所有的原因对于他们的违纪违法犯罪事实来说,都显得无足轻重,因为,至为关键的是他们的自身、他们的心理出现了变化。
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锻造坚强党性的关键,是要牢固确立坚强的自律意识。人的最大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所有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接受、服从。如果不能自觉接受、服从,那么所有规章制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因而把党员干部的每个个体锻造成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堡垒,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条件下都能立正自身的坚强战士,那么这样的党员干部队伍是战无不胜、无坚不摧的。有的贪官在落马后说“到了这一步,不犯错误也不行。”还有的人怪罪组织没提醒、没教育、没警示、没制止,这都是一种自说自话,因为,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天、面对党旗宣誓的那个时刻,我们就已经成了一个党员,我们就应该具备与党员素质相对称的、相符合、相应的素质,也就是党性修养,尤其是包括自制、自律、自警的自觉。
一个党员,只有能够时刻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严格自律,遵规守纪,奉公守法,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坚决不做组织禁止的事,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利、慎始、慎终等,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始终保持自己头脑清醒,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也唯有如此,才能立正自身,为“十二五”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