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昌联社以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为契机,向内部职工及亲属的不良贷款“开刀”,出重拳,下猛药,狠抓内部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截止3月末,全县共收回内部职工及亲属贷款213笔,金额510万元,收回利息45万元。其中不良贷款收回171笔,442万元,利息37万元,占应清收职工不良贷款的71.8 %,取得了显着成效。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针对全县农村信用社内部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较多,清收困难大的现状,县联社党委高度重视,把清收内部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放在事关农村信用社改革成败的高度上去认识,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了省联社和巴中办事处关于清收内部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会议精神,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内部职工不良贷款不清收,将为清收党政公职人员和金融系统的工作人员贷款设置障碍;内部职工不良贷款清收不好,清收其他不良贷款就没有说服力;内部职工不良贷款清收不力,势必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的。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联社成立了以理事长刘泽为组长,主任陈勇,副主任周依春、赵刚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清收内部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领导小组;各信用社以主任为组长,辖内各网点负责人为成员的清收领导小组。实行联社领导包片,信用社主任、网点负责人包贷款职工的承包清收责任制。同时县联社明确指出各社(部)主任是本单位职工不良贷款清收的第一责任人,对瞒报、漏报的,县联社将严格追究信用社主任的责任。
找准成因,摸清基数。县联社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深入到各网点调查摸底,认真核实每个员工及亲属不良贷款的数量和笔数,分析成因。调查发现部分职工还款意识差,有等待观望的思想,同时发现部分信用社清收力度不够,措施乏力,有听之任之的倾向。县联社又及时派督查组,分片包干,严格审查。通过清理,全县内部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共244笔,金额 616万元,涉及网点55个、职工87人。
措施得力,方法具体。一是县联社2007年1月4日及时作出了《关于清收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的决定》,明确规定:凡是不良贷款没还清的中层干部和网点负责人一律不予聘任;凡是不良贷款没还清的职工一律不予聘用。二是逐笔建立清收台账,统计清收进度。由联社人力资源部负责,分人逐笔建立内部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管理登记簿,欠贷职工将归还的不良贷款的收贷凭证和结息凭证的复印件必须由所在信用社(分社)加盖印章证明属实后,再统一交联社人力资源部,在台帐中人力资部随时公布清收进度,互相监督,做到一事同仁。三是层层动员,落实还款计划。元月中旬,联社机关和各信用社召开了清收内部职工及亲属不良贷款动员会,会上深刻剖析内部职工贷款的弊端,教育员工及亲属要树立“诚信为本”的观念,将清收不良贷款的压力变为偿付贷款本息的自觉行动,落实具体还款计划,并将计划付诸行动。
领导带头,主动清收。“打铁尚需自身硬”,县联社党委首先抓住各部门负责人和信用社正副主任不良贷款的清收,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偿还不良贷款本息。至2月未,所有的中层干部带头还清了全部不良贷款本息,为清收内部职工不良贷款带了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