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水泥路,通乡又到户,晴天没有灰,雨天不湿脚。”这是全县许多群众对通乡、通村水泥公路由衷的赞叹。
过去的一年,我县以农村公路建设为抓手,以城镇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全县基础设施建设,使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办交通 打通内循环
按照“责任到乡、任务到村、一事一议、专群结合、严格标准、交通监管”的农村公路建设思路,采取“乡镇打底子、县上铺面子”和“竞争立项、弹性激励”的办法,展开了全民交通大会战。完成了2006年度通乡水泥路3条(镇喜路、得双路、驷雷路)30公里工程扫尾。完成115公里通乡公路路基工程,首批通乡公路4条(平元路、平青路、西佛路、大福路)72.8公里目前正以每天1.3公里的速度推进水泥路面建设,年底前可基本完成目标任务。第二批2条(渡口河至大寨、大风垭至六门)22.1公里即将进入招投标,界牌、粉壁、澌岸及江口镇段作为2008年项目,路基工程20.3公里已全面完工。112个村建设村道公路318.6公里,其中通达工程89条256公里,通畅工程23条62.6公里,都已全部完成。
同时,还完成了5个码头建设,开工了 9个乡镇车站建设和一座渡改人行桥工程,铺泥路桥梁建设完成投资1100万元,实现了平镇路全线通车,白衣大桥已完成投资520万元,县城过境路已完成土地征用,巴河大桥也已开工建设。一个又一个工程的开工和完工,一段又一段水泥路面的延伸,极大地改变了全县的交通面貌。
与此同时,穿越我县澌岸、雷山、坦溪,经拦河子接大淋滩,经猫儿寨至青凤乡,出达县北山,从金银口至谭家河接达州魏兴,全长107公里的巴中至达州高速公路也已进入预可研阶段,可望2008年实施。
加大城镇建设 打造宜居环境
坚持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对县城和集镇的规划和建设力度。首先根据铁路和高速公路即将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启动了县城总规的第二轮修编,拉大了城市框架,完善了城市功能。再是完成东城鸿泰花园、信义花园、梁风岭片区等18个小区规划初评,春光苑三期、望江名都、孔子梁片区等9个小区项目的规划评审,编制了白衣镇、鹿鸣镇城乡总体规划,编制白衣圈井村、涵水幸福村、江口镇光辉村、驷马天生村、邱家柏院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规划,调整了澌滩场镇总体规划。
市政工程方面,投资1200余万元,对县城新华街进行了整体改造,同时,完成老车坝抢险整治工程,开工了堰池湾农贸市场建设,投资384万元,完成了环城路建设总工程量的60%,完成伯坚广场一、二台阶铺装并投入使用,完成天使广场、建设广场建设及县污水处理厂厂房,对启昌食品、金凤丝绸厂等重点排污企业进行了达标治理。建成龙潭经济适用房80套8095平方米,江口花园周转房114套。一系列市政工程的开工和建设,不仅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也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依托重点工程 夯实发展基础
一年来,全县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牛角坑水库累计完成投资8600万元,枢纽工程已通过省水利厅专家组检查验收;友谊水库病害整治主体工程已完成;双桥水库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市级初设评审、进场公路规划、通巴二河及库区水质化验;城区防洪堤工程完成一期工程实施方案优化设计,已启动工程建设招标工作;江口水乡水利风景旅游区项目已完成规划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风滩电站改扩建工程顺利实施,两台机组已先后并网发电,双滩电站主体工程也已基本完工……
同时,积极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2007年总投资1254万元,开始实施五木、六门、南风、高升、磴子、凤凰、千秋等10个场镇和江口镇风滩村、三房村、七里村、岳家镇金斗村、龙岗乡沙坝村等69个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320万元,在傅家河、三叉溪、楠木溪、泻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8 km2,在水保科技园区(元山钟岭村)建立了泥沙径流监测小区。在灵山乡草坝村、西兴镇黄柳村实施中央小型农田水利渠系配套项目,新建防渗40×40cm石渠和U型渠5.06km、整治3.25km,改造80KW二级提灌站一座,完成投资121.40万元。全县新建微水池1200口,实现新增蓄水16万m3,恢复水方21万m3,总投资760万元。
如今的平昌,正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抓住扩权强县的难得机遇,以坚实的步伐逐步改善自己的区位劣势和落后脆弱的基础条件,为今后的起飞积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