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主持召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专题会。他要求,工业企业要多拉快跑,提速增效。市委常委、市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宣迅,副市长魏文通出席会议。
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29%,工业经济的主要亮点表现在: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天然气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一些优势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工业品牌建设力度不断增强。但全市仍存在着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集约化发展水平低、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滞后、工业投入不足等诸多困难。
李仲彬指出,巴中经济落后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巴中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巴中已经落后于周边市,如果不发展工业,我们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少。发展工业的信心、发展工业的决心不能动摇。当务之急,就是要研究国家的灾后重建政策,这是我们争取大政策的重头戏。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定要把发展工业这出戏唱好。在巴中这样的贫困地方我们要学习好政策、研究好政策,也要用活政策,把政策用足、用够、用好。
李仲彬要求,要加强工业发展的环境建设,特别是软环境建设。我们在行政效能建设中提出的“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就是为发展经济创造软环境。纪检监察部门一定要加大监察力度,对阻碍破坏工业企业发展软环境的人和事绝不手软,一查到底。同时,相关部门要为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好服务保障,特别是油、气、电、煤等生产要素要确保骨干企业、优势企业的生产。工业企业要抓大不放小、抓大活小,对优势企业要采取政府贴息等特殊政策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李仲彬强调,要从制度上、机制上建立政府和银行、银行与企业的交流平台,实现信息互通、信息对称,实现银企共赢。要理顺体制,整合资源。既要整合现有的生产要素资源,又要整合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资源,还要整合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的服务资源。要按照“实施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抓好产业项目的储备。项目的包装、争取、储备一定要责任到单位、落实到人头,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和支持生产性项目,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要给予特殊政策。
李仲彬特别强调,巴中是轻灾区,我们必须负重前行,加快发展,不加快发展,巴中什么也谈不上、谈不成,工业企业一定要多拉快跑,提速增效。
宣迅要求,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当前发展工业经济的重点就是要把现有骨干企业、重点企业做大,把企业存量做强,培育天然气化工产业等新兴工业企业。各级政府要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争取大政策,引进新项目,正确处理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工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相关部门都要为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魏文通在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业经济工作时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做好“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天然气化工”三大优势产业的规划,要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加快推进在建项目的进度,积极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引进项目,完善企业法人的结构治理和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挖掘企业潜力,力争下半年工业经济实现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