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转变乡镇职能,延伸服务到村”的过程中,平昌县驷马镇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一方面延伸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另一方面组织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破解“四难”,全镇出现了干群齐心协力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和谐局面。
延伸服务 干群和谐
“要不是村上成立了群众工作站,多次对我们父子进行劝导调解,恐怕现在我们还是连话都不得说哟!”10月20日中午,平昌县驷马镇插旗村二组83岁村民魏心中望着正在吃饭的儿子高兴地说。他儿子也一个劲地说:“真得好好感谢村上的干部……”
前不久,通过村群众工作站干部多次调查、调解,与儿子矛盾达8年之久的魏心中听到儿子的一声“爹爹”,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用颤抖的双手一把抱住儿子叫道:“儿啊,8年了,你终于再次叫我爹了……”
创举村三组农民肖木芝,有两个女儿多年在外务工,户口登记时由于不了解情况未作登记,村支书冯光勇知道后到镇派出所进行了办结,并将户口簿送到肖木芝家里,肖木芝非常感动,主动缴纳了村道水泥路硬化款1000元。
服务平台的下延,使干群关系得到根本转变,干群关系更和谐。个别上访的人气冲冲到镇政府,通过信访和群工办的同志热情接待,耐心解释,结果高高兴兴归家。元峰村一组农民冯建诉求后山滑坡,对全家6口人及牲畜构成严重危害,联村干部苟鸿君得知后,立即与镇群工办、安全办等相关部门的人员现场办公,仅用两天时间就把危险排除。
“既然干部心中有我们,我们心中也要有干部。”驷马社区居委会老上访户张明仕说:“现在镇村干部很辛苦,作风扎实。我们的问题他们能就地解决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上访呢?”
破解“四难” 发展提速
“三三四”机制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便民服务上,而且在引领群众发展产业、破解“四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敞开了群众合理诉求的大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近两年来,驷马镇采取“支部+协会+基地+农户”机制发展的民营企业产业园,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000余人,年均出栏生猪8万余头、家禽31万只。用好用活“一事一议”,全面完成5条出镇公路的路基铺设任务;修建微水池260口,新建机压井1200余口;启动创举、龙台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新建卫生院两个、村卫生站4个……2008年实施30公里通乡公路建设,在任务重、投资大的情况下,由于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得到了全镇群众的大力支持,没有一人上访,目前基础工作已全面完成。目前,全镇在群众工作、产业发展、抗震救灾、水利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安全稳定、综治防邪、场镇管理等方面走在全县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