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四期世行项目覆盖大寨、福申、南风、黑水、高峰、龙岗等11个乡(镇),45个贫困村、14525户、59448人,项目总投资5168万元。项目自2006年2月实施以来,累计完成工程投资3212万元,占评估目标的62.16%,受到市、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年4月2日至6日,世行检查团检查该县项目后,给予高度评价。
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夯实发展基础。在项目建设中,按照基础先行的原则,以解决“四难”为突破口,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整治“路、水、土”,着力改善农民生产条件;通过农户环境改造,提高农户生活质量;通过社会事业建设,改善项目区上学、就医条件。
以产业培育为核心,增强发展后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确定了“长抓干果,短抓畜禽”的发展思路,产业培育初具规模。一是大力发展山地鸡养殖。项目区年出栏山地鸡已达100多万只。二是全力推进生猪生产上台阶。年人均出栏生猪1.5头,人均可增收350元。三是着力发展林果经济。在川农大科研苗圃基地的帮助下,确立了以干果为主的林果业生产。目前项目区栽植核桃、蜜柚等果树306公顷。
以机制创新为手段,强化发展举措。在项目村实施的项目,一律实行“公开竞争”。项目建设,坚持群众主体,建设和发展项目由农民自选,实施办法由农民自定,项目资金由农民自管,自筹资金由农民代表自收,管理办法由农民自议,充分体现民决、民建、民管、民享。
在项目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投入方面,采取“四为主”的投入机制(即基础设施以项目投入为主,公益事业以财政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以业主投入为主,入户工程以农户投入为主),破解资金难题,确保各项建设事业顺利开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把最贫困、最弱势群体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实行“首扶制”。对无生产能力的,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对有生产能力的,主要采取“输血”的办法,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并采取由乡村干部“一帮一”的办法,帮助制定规划,落实项目和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