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平昌县在驷马、坦溪、粉壁等乡镇试点推行乡镇党、政“一肩挑”,并成立了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近日,笔者到三个试点乡镇调查发现,干群谈得最多的是新体制带来的新变化
变化之一 责任更明确
在驷马镇镇政府大院里,笔者看到的是到镇政府群众工作中心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从镇长岗位走上镇党委书记兼镇长岗位的程秋说出了心里话:“推行乡镇党政‘一肩挑’后,除了责任,还是责任!当镇长时,上面还有党委书记担着责任。现在不同了,我既是党委书记,又是镇长,一旦决策出了问题,我是岩边上搭椅子——莫得攒(推)的了!”
与程秋有相同感受的是粉壁乡党委书记兼乡长刘光君。他说:“以前我这个乡党委书记宏观管理多一些、具体事务少一些,而现在必须‘两手抓’了,资金使用、产业发展、安全稳定……大大小小的责任几乎全集中到我身上来了,不敢懈怠啊!”
不仅试点乡镇党政“一肩挑”的党委书记责任意识更加明显,就连从镇长位置上转岗担任坦溪镇人大主席的王宗智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担任人大主席并不比当镇长时责任轻,一方面要全力支持党委、政府的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的工作监督。否则,就是对人民不负责!就是失职!”
作为乡镇一般干部,工作上有什么变化呢?驷马镇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选调生李梦也说出了“责任”这个词:“现在党委、政府发出的每一条工作指令,都必须第一时间落实,明显感觉压力大了,责任重了!”
除干部自觉提升的责任意识外,还有来自上级对班子成员责任的界定。今年,平昌县出台了《关于驷马镇等乡镇领导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的职能职责。
试点党政“一肩挑”后,带来了乡镇工作的可喜变化。今年以来,仅驷马镇就实施农田综合开发5000亩,完成镇道路改建30公里,建沼气170口。全镇共办结群众各类诉求1997件,化解矛盾纠纷483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207件……
变化之二 监督更有力
在坦溪镇,党委书记、镇长李平告诉笔者,试点乡镇实行党政“一肩挑”后,监督显得更有力。他说,既要接受片区纪工委、监察局的监督,还要接受镇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和镇人大的监督。
驷马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聂启宏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干部作风整顿和违纪案件查处,镇人大主席王延安负责协助党委书记、镇长抓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抓债务化解、财政监管工作。现在,政府的每一笔开支,每周镇党、政办公会上都要通报,对政务的监督由事后监督变为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片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监督内容丰富,监督实效更强。主要参加管辖乡镇的党委和行政办公会议、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对乡镇的人事安排、评先选优、大额资金安排、工程建设、干部考核等进行监督。
“监”出压力,“督”出实绩。实行乡镇党政“一肩挑”后,“监督”可谓无处不在。在平昌县出台的关于加强对试点党政“一肩挑”乡镇的民主测评作出了这样的规定,现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必须接受乡镇机关全体干部、部门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的满意度测评,凡满意度未达到60%以上,经县委常委会研究责令辞职……据统计,坦溪镇自推行党政“一肩挑”以来,人大主席团就召开会议4次,组织财务人员对政府每月帐务进行了核查;组织镇人大代表100多人次对全乡民生项目监管情况进行了调研,探索出了“民生民管、民事民评”的一事双评机制。坦溪镇对今年以来实施的11项民生工程全部进行了“一事双评”,其中有2项工程测评后因质量问题进行了整改,竣工验收测评满意率均在95%以上。
变化之三 决策更民主
据程秋介绍,驷马镇辖5万多人口,需要处理的事务多。镇上坚持了每周一的党政办公会,保证了决策民主;在每项决策执行时召集全体镇、村干部通报决策情况,增强了决策落实的执行力,强化了镇、村干部对决策的知情权;对决策的落实结果推行由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民主测评……一项政务的决策、执行、落实和事后监督,无不体现了民主!
据悉,三个试点乡镇在坚持每周召开党政办公会研究重大决策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规避集权、扩大民主、集中民智、推进工作的配套机制。坦溪镇党委、政府探索出了乡镇干部实绩公示制,扩大了对干部工作的监督范围;驷马镇在全镇推行的便民服务机制中加入了以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老干部为主的半年一次民主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