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县结合实际,重点启动“两工程、一行动”,即以县城为中心,实施以“四化”、“五治”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容貌治理工程”;以县乡公路和乡镇场镇为重点,实施“乡镇整治工程”;以乡道公路沿线村(居)为重点,全面实施以“六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沼气、通闭路电视)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县上重点抓好20个示范村,每个乡镇抓一个示范村建设。
针对环境脏、乱、差等现象,该县采取突出重点、严管重罚的措施。一是全面“治脏”。开展“三整治一创建一确保”(整治工业污染源、城镇污染源、农村污染源,创建全国生态县,确保饮用水安全)活动,清理卫生死角1600余处、面积7万余平方米。二是重拳“治乱”。依法开展“三项清理”(城市建设遗留问题清算、土地非法交易清查、建设市场准入清理),大力整治乱占乱修行为,拆除违法建筑9200余平方米。组织开展道路交通“五治”,处罚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1400余起,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849起。三是有效“治差”。开展户外广告、占道经营和乱搭乱建专项整治,拆除广告牌匾400余块,取缔无证占道摊点350起,拆除乱搭乱建摊(雨)棚68起。四是深入“治疫”。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的发生。
为保证整治行动全面、快捷、有效进行,该县健全了问责制,对违规者从严问责。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所有整治区域,一律按属地、产权或管护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县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同时负责挂联乡镇、村(居)综合整治的督导;将每旬第一天定为“环境整治全民行动日”,由单位、村(居)组织干部职工、在校师生和城乡居民集中整治辖区环境卫生,县上进行随机抽查并打分,月底公布到社区;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实行业主自筹为主、项目拼盘和政府以奖代补的办法,拓宽城市建设管理投入渠道。此外,县里成立3个暗访组,每月不定期对全县综合整治情况进行暗访,对整治效果差的乡镇和县级部门进行通报批评、黄牌警告,从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