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晓春,副市长经伟宪冒着酷暑来我县视察指导破“四难”工作。
仲夏七月,酒乡大地满目苍翠,生机勃发。在我县领导李映、张根生、吕华的陪同下,李晓春一行先后深入驷马镇高升社区、创举村等地,到卫生站、进学校、入村民集中供水站进行实地视察。
李晓春一行首先来到设在天生大桥桥头的高升社区卫生站。“村卫生站有几个人?”“工资有保障吗?”“你们3个人负责这个村吗?”“村级卫生站政府有补贴吗?”“晚上有没有人值班?”“经过培训没有?”“新农合是否全部覆盖?”李晓春问得十分仔细。“我们三个一个坐诊、一个出诊、一个负责药房。我们是24小时值班,都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该卫生站站长回答道。驷马镇领导接着汇报说:“2005年全镇农民参合率94%,去年报账额达到200多万元。小病不出村、大病到医院,看病难问题现在已得到了初步解决。”市领导对我县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给予充分肯定。
李晓春十分关心学生的上学难。来到漂亮的创举村小学,在学校办公室,李晓春询问:“有多少个班?”“在校学生有126人,有5年级5班。”村小负责人回答。“其他学生呢?”“其他适龄儿童主要在中心校、天生小学等地就读,还有的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到外地读去了。”“有多少个教师?教师是公办教师还是代课教师?”李晓春又问。“学校有教师5人,四名公办教师,一名代课教师。”随后,李晓春还翻阅了老师的备课本、学生作业本。当看到该校还有一部风琴时,李晓春非常高兴。对该校开展的廉政教育进课堂活动也大加赞赏。
汽车沿着蜿蜒的村道水泥路来到创举村集中供水站。跨过公路,蹬上石级,李晓春来到公路旁的村集中供水站。“水从哪里引来的?可以管多少人?”“有没有过滤池?”“饮水安全有保证么?”李晓春仔细询问。村干部随即打开铁门,李晓春、经伟宪等俯身仔细察看是水池的在水质。“水是山泉水,引来在这里进行过滤、消毒处理的,绝对安全,这个站可以解决村里380多人饮水的问题。全村这样的集中供水还有两处,90%的人都靠集中集中供水,其余的人也靠红层打井解决了吃水困难。”随行的村干部汇报说。
看到蜿蜒缠绕的水泥路纵贯全村,摩托车、农用卡车穿梭来往,驰骋如风时,李晓春感慨不已:“创举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要想富,先修路’最好的阐释。地方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住国家实施农村‘村村通’工程的契机,加大对乡村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补偿,调动基层农民群众投资投劳修建乡村道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水泥路修到农民的家门口,切实解决‘行路难’问题。”
李晓春在视察中语重心长地叮嘱陪同的县、镇、村干部,一定要牢记四年前温家宝总理视察巴中老区时的谆谆嘱托,用真心、动真情、下真功解决好老百姓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和看病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地方党委和政府应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突出矛盾,认真解决农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四难”具体问题,把新农村建设这一党的好政策体现到一件件实事中,让人民群众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