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平昌县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电视直播大会在县委礼堂隆重召开。李映、张根生、郑南贵、袁发展、向诚明、杨森儒、赵建仁、赵万国、张子奎、魏湘太、吕华等在家县级领导出席会议,各乡镇党委书记、镇(乡)长,县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城管系统职工代表、交警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县委书记李映作了《全民参与 合力攻坚 以决战态势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主动仗》的重要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根生主持大会。
李映在讲话中指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立足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改善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一年多来,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平昌坚持“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民生”的理念,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面覆盖,城乡面貌、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经验先后4次在全市交流,环卫工人苟建军同志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平昌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30个先进县区之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给平昌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平昌外在美誉度的极大提升。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的特点较为突出:一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明显增强;二是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全民参与的主动性明显增强;三是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加快发展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四是干部队伍作用彰显,真抓实干的执行力明显增强;五是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李映指出,省委、省政府将2010年确定为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年”,省委奇葆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明确提出要继续加大“五乱”治理,着力提升形象品位,形成特色风貌,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向深入;全省正在扎实开展“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即在全省推选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乡镇、1000个村庄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市委仲彬书记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营造优美的城乡环境”,继续开展给环境卫生搞不好的干部送“洗脸水”活动;蒲波市长在参加市二届人代会六次会议平昌代表团讨论时,希望平昌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房改造等方面抓出特色,抓出亮点,努力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前不久,省委、省政府连续召开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城镇风貌塑造工作会、新农村农房建设现场会、棚户区改造会等会议。这些都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决不是“一阵风”,而是要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下去,一步一步推向深入。平昌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既面临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的双重责任压力,又面临保持荣誉与纵深推进的目标压力。如果稍有松懈,就有可能掉队落伍,直至被问责罚下场。
李映要求,按照省委“抓创新、求拓展、建机制、促深化”的总体要求和“全面提升年”的决策部署,2010年平昌必须着力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第一,纵深推进“五乱”治理,在保持常态上求突破。“五乱”是城乡环境的顽疾,是综合治理的重点,必须始终把“五乱”治理作为城乡环境治理的首要工作,推进由抓点示范向全面推进转变、从注重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从突击运动向日常管理转变。一要深化治理垃圾乱扔。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责任人挂牌公示、每月考核、绩效挂钩。全面落实物业管理,没有落实物业管理的散居民户,由居委会组建社区服务站统一接管、有偿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业主、城乡居民都要严格执行“门前五包”,确保垃圾不出小区、不上大街。村庄重点是落实院户卫生保洁责任制,推行“卫生填埋”方式,做到房前屋后无乱堆乱码,无白色垃圾,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二要深化治理广告乱贴。由工商局、城管局负责,新批店招店牌、横幅标语必须严格风格、品位把关,城镇道路、广场一律不得新批商业性宣传、促销和展销活动。由居委会负责,每个居民小区设置信息张贴栏,现有“牛皮癣”由业主负责自行全面清洗,对卖枪支、迷药、办假证等喷涂、写画,公安机关坚决予以打击。三要深化治理车辆乱停。所有车辆必须按线行驶、定点停靠;违规违章车辆一律顶格处理、实名曝光,摩托车非法安装的棚盖必须全部拆除。重拳打击“黑车”、摩托车、残疾人车等非法载客、营运行为。乡镇场镇车辆必须有站进站、无站归点。四要深化治理摊位乱摆。凡固定门市和有营业证照的摊点一律由工商局负责监管,其余由城管局负责监管,小街小巷由乡镇或管委会负责监管。凡属国有资产性质的门市和经营场所,产权单位监管责任不到位的,一律收归县国资委统一管理。五要深化治理工地乱象。建筑工地必须实行打围作业、封闭施工、堆码规范,工程车辆必须密闭。严格执行工地进出口道路硬化,在建工地必须强力整改,新开工工地实行先硬化再施工。采取限时施工、加盖密封等措施,大力整治工地噪声扰民和扬尘污染。总之,治理“五乱”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最底线的要求,没有“过得去”,只有“过得硬”。
第二,强力实施风貌塑造,在提升品位上求突破。风格是建筑的灵魂。城镇风貌特色可以综合体现一个城市过去与现在的创造能力和管理能力。省委奇葆书记讲,风貌塑造既是工作难点,也是工作亮点,同时是今年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这一点,我们已明显滞后,必须全力突破。一要抓好规划编制。县城今年重点抓控规,完成李家沟、老鹰寨、火车站、信义河下、陈家沟等片区控规编制;乡镇必须高度重视规划,没有编制场镇总体规划的乡镇今年要全面启动,乡镇要主动申报,要抓住大交通带来的新一轮机遇,拓展乡镇场镇用地空间;村庄重点是尊重群众意愿,合理规划选址,相对集中建房,特别是铁路、高速公路沿线必须严格规划控制,所有拆迁户必须按规划定点和建筑风貌要求建房。全县所有农房建设必须纳入规划管理,没有规划审批的坚决不准建。二要抓好风貌塑造。城镇重点是坚持从清理建筑立面、改良造型风貌、增添绿化景观、配套市政设施入手,提升城镇品位,县城重点抓好酒香路——农机汽配城段风貌塑造,建设局月底前必须拿出规划,迅速启动酒香路——巴河桥段,区域内凡属集体性质的闲置房屋一律拆房还绿,私人房屋必须按要求进行风貌塑造。风貌塑造必须与沿河景观规划结合,充分体现“酒乡、水乡”的文化底蕴。农村重点是规范建房行为,对场镇、农村及公路沿线新建房屋,必须在《平昌县农房建设与改造推广图集》中选择适宜户型,公路两侧严禁夹道建房,乡镇党委书记必须亲自把关,把关不严只问党委书记的责,没有任何客观可讲;在乡镇没有签署明确意见前,建设、国土等相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公路两侧已建房屋必须逐步有序进行风貌改造。会后,各乡镇要对辖区内建房全面清理,凡是风貌把关没有落实的,一律先停工,坚决打破“夹皮沟”、“军营式”、“火柴盒”。三要抓好典型推动。省委、省政府正在全省大力实施“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先行先试,集中抓好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庄、示范社区、示范市场、示范街道、示范工地、示范道路和示范车站建设,每个责任部门都要有自己的典型,每个乡镇负责抓好一个示范村庄建设。已经上报的2个示范乡镇和20个示范村,务必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高标准接受年底前的考评认定,力争建成1—2个全省环境治理示范乡镇、10—15个示范村庄。
第三,抓紧完善设施配套,在夯实基础上求突破。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薄弱,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瓶颈,也是我们推进这项工作的最大“软肋”。一要完善市政设施配套。重点抓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建设,城镇新的开发建设项目必须按国家规范标准配建停车场、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等公共设施,在建项目有条件的必须补建。垃圾处理厂年内必须完成场内基础工程,城南汽车站5月1日前必须投入运行,新华市场升级改造3月中旬必须完成,同洲市场升级改造4月底前全面完工。同时,千方百计在年内完成一座货运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二要加强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国家补助投入、引进业主投入和发动受益群众“一事一议”等方式,抓好乡镇场镇农贸市场、停车场、垃圾堆码场建设,有序推进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县上坚持财政与受益主体各半的小街小巷等公共区域治理的投入机制不变。三要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发动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投资投劳,加快以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沼气、通闭路电视为重点的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同步推进农村“五改三建”,让人民群众享受现代生活。
第四,始终扭住人文培育,在提升居民素质上求突破。一座城市应该有一座城市的精神,一个地方应该有一个地方的人文。培育提升人文精神,对于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大力实施居民素质提升工程。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引导城乡居民“知荣辱、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提高环境卫生意识,摒弃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自觉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的行为方式,自觉抵制和纠正不健康、不文明行为。强化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每一个干部职工、经营业主、城乡居民都要勇于向陋习挑战、进行自我革命,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二是扎实开展好“七进”活动。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深化“七进”活动内容,细化工作方案,创新工作举措,机关要把环境治理作为重点工作,学校要纳入课堂教学,企业要列为日常管理,社区要作为重点任务,农村要写进村规民约,为有效开展环境治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今年5月,省上将召开“七进”活动推进会,总结自去年5月以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