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市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情况及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5月2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抗震救灾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副市长朱冬及相关部门新闻发言人就各部门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情况及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省级驻巴媒体、市级媒体和新闻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记 者:5月19日晚,四川电视台播报了四川省地震局关于5月19日至21日汶川余震区可能发生6-7级余震的消息,广大市民纷纷离家避灾。请问余震对巴中会产生破坏吗?
朱 冬(副市长):5月19日晚,四川电视台播报了汶川地震余震区可能发生6—7级余震的消息后,广大市民采取各种方式避灾防震,这表明公众具有较强的避灾自救意识。经省级相关部门介绍,汶川8.0级地震余震区在龙门山断裂带,离巴中较远,巴中不是汶川大地震的余震区,余震不会对巴中产生明显破坏。大家可能已经看到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出了公告,余震不会对成都产生破坏,要求广大市民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汶川地震震中距成都市仅92公里,而距巴中300余公里,因此,市民不要惊慌,要科学、理智地对待震情,只要不是危房,就不必露宿。广大市民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立足本职、坚守岗位,自觉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记 者:“5·12”汶川大地震后,巴中军分区组织民兵预备役官兵前往灾区救援,他们在灾区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王 卫(巴中军分区新闻发言人):“5·12”汶川大地震后,分区领导第一时间带领446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赶赴广元市青川县的木鱼、凉水、关庄、红光和沙洲5个灾情特别严重的乡镇。官兵在灾区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抢救人员,维护治安,疏通道路,搬运物资。截至5月18日,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救出群众6人,背运重伤员156人,挖出尸体143具,挖出现金6.57万元,存折12个合计43.72万元,黄金13公斤,项链32条,粮食1万余斤,腊肉3000公斤;搬运家电327件,搭建帐篷260顶,搬运救灾物资600余吨,分发救灾物资500余吨;派出民兵小分队24小时对灾区储蓄所、医院、学校和机关进行警戒,确保灾后治安稳定;派出100余民兵到各执勤点配合交警疏通道路,确保救援车辆通行。
第二阶段工作是将一线部队分为若干个战斗小分队,于5月19日12时进入青川4个乡镇的27个自然村,进行逐家逐户拉网式排查搜救。截至5月20日20时30分,已成功营救、转移群众5000余人,背出并安置伤员86人;与当地交警一起集中维修垮塌路段35公里,疏通病险水渠1.5公里,继续为灾民搬运、发放救灾物资。
记 者:巴中参加救灾的武警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抢救了多少遇险人员?转移了多少受灾群众?涌现了哪些感人的典型事例?
蔡立国(武警支队新闻发言人):参战武警官兵的主要任务是:搜救幸存者,转送伤员,搬运尸体,运输救灾物资,帮助群众抢收粮食等。几天来,武警官兵不顾疲劳,忍着饥饿,用铁锹撬、用木棍顶、用双手刨,先后从废墟中救出生还者10余名,刨出尸体近30具,运送伤员近80名,安全转移受灾、轻伤群众2000余人。为保障灾区群众生活,武警官兵每天往返50公里,为三江乡、白石村等5个村的群众运送大米5000多公斤,帐篷180余顶,帮助群众抢收小麦、油菜等26亩。
连日来,战士们露天宿营,每天仅睡4个小 时;道路不通,官兵每天只能靠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许多战士嘴唇干裂;长途奔波导致战士们双脚起了泡。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大家两眼通红、一脸疲惫,但没有任何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官兵的行动深深感动了灾区群众,灾民自发列队,用掌声夹道欢迎官兵,为官兵端茶送水。巴中武警官兵的事迹先后在央视二套、军事频道、四川电视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节目中滚动播出。
记 者:参加此次救援工作的公安干警是如何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
余 毅(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市公安局组织的首批50名公安交警于5月17日赴青川县执行任务,目前,这支队伍在广元市公安局的统一组织下,分成5个工作组在青川县城和各主干道开展救援和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执勤中,公安交警精神饱满、着装整齐、认真履职尽责,不仅展示了巴中公安的良好形象,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许。目前,巴中公安交警共指挥疏散交通1.8万台(次)、排险100余起、救助危难群众120余人、办好事60余件、帮助维修救灾车辆200余台次。市公安局还抽调全市公安机关的法医、照相技术人员11人组成刑事技术勘查组,随时等待命令赴灾区开展工作。
记 者:在彭州和青川等重灾区,都有我市的白衣天使,他们在灾区是怎样开展工作的?
赵俊明(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我市卫生系统迅速组织救援队于5月13日奔赴重灾区。截至目前,先后向灾区派出了16支103人的医疗卫生队伍,其中4支医疗救援队在成都彭州市,4支卫生防疫队在成都崇州市,2支医疗救援队、6支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监督队伍在广元青川县。医疗卫生队人员在救援任务十分繁重、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顽强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充分展示了老区人民的精神风貌,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全市卫生系统已向灾区派出救援车辆17台,一批价值26万多元的援助药品及消杀器械同时随队运往灾区。在派出救援队伍的同时,按照省上的要求,各医院还积极做好了接收重灾区伤病员的各项准备工作。
记 者:交通是救灾抢险的生命线。我市交通部门在支援重灾区抗震救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谭光荣(市交通局新闻发言人):我市交通部门组织了客、货应急运力244辆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其中已经到达的有94辆(客车40辆,货车54辆),已出发正在前往灾区途中的货车100辆,正在组织集结的货车50辆。
13日下午出发的5辆客车运送巴中500名民兵预备役部队到青川抢险,并驻地执行任务;13日晚12点出发,14日上午8点到达绵阳机场的20辆客车现正在青川、北川等地往返执行运送伤员、武警官兵、医疗队员的任务;14日中午12点出发,下午6点到达成都的15辆客车,现正在灾区接送外地医疗队员;15日晚12点起分批出发的54辆货车,于16日早上到达成都十陵车站集结后,执行向汶川运送救灾抢险部队和救灾物资的任务。
按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市政府的要求,我市5月21日紧急调集150辆载重3吨以上货车前往成都、绵阳等地震灾区运输救灾物资。
交通局还组织了由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抗震救灾公路抢险应急小分队、18台机具(其中15台装载机、3台挖掘机)集结待命,准备前往灾区执行任务。
记 者:为解决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粮食主管部门有什么行动?
杜涯升(市粮食局新闻发言人):接到任务后,巴中粮食系统干部职工通宵达旦、加班加点,调集粮食运往灾区。目前,已向灾区调运粮油185吨,干部职工捐现金3.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