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出席会议并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提出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坚持原则、维护群众利益、廉洁自律、多调查研究、不断学习、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对历史负责。
李仲彬指出,党的干部,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自觉成为纪检监察干部。怎么才能当好纪检监察干部呢?要当好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要坚持“八个做到”。
第一,要做到坚持原则。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坚持原则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当好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最起码的标准。要坚持原则,就需要纪检监察干部要公道正派,秉公执纪。现在社会对一些干部的公信力不太强,不太信任一些干部,就是因为他不讲原则,就是因为他没有原则性,不讲原则没有原则性必然要失去公信力。
第二,要做到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群众利益是执政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党,是执政为民的党,我们的执政理念,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维护好群众利益。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万事民为先、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心里要随时装着老百姓,要为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办事,尤其是要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既是执政理念的要求,也是纪检监察干部的本质所在。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仍然存在,甚至还比较严重,这就需要纪检监察干部站在提高执政能力、夯实执政基础、提升执政形象的高度来维护好群众利益。
第三,要做到廉洁自律。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我们自己都不正,怎么去正别人呢?我们自己都不正,也正不了别人,就是你正了别人,别人也不会服你。打铁需要本身硬,自身都过不了硬,怎么去打铁呢?自身都过不了硬,你在哪个部门、哪个地区都是做不好工作的,同时还会影响所在单位、地区的“气候”,这个“气候”就影响你所在单位、地区的民风、政风、党风。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所在单位、部门、地区的小气候。纪检监察干部廉洁了,纪检监察干部自律了,无形之中对大家就起到了示范作用,无形之中对那些想违纪的人也是一种警示。
第四,要做到多调查研究。纪检监察干部要多深入群众,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了解社情民意。如果说我们在办公室办案,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有可能办成冤案、错案,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你所了解的情况是汇报上的情况,是材料上的情况,是电话上的情况。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讲,调查研究既是能力素质提高的一种载体,也是办案质量提高的一个载体。调查研究如十月怀胎,缺少这个过程,就会产下怪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失误决策也好,错误决策也好,产生的一个个怪胎,与调查研究不深入是有关系的。调查研究既是一个学风问题,也是一个作风问题,做好纪检监察干部,我们的学风要解决好调查研究,我们的作风要解决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做深入、做仔细、做全面了,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就会少犯一些错误,就会少一些失误,这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要客观得多,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也可以说是一条真理。
第五,要做到不断学习。纪检监察干部始终要有本领恐慌感,始终要有能力危机感。现在有一些干部、有一些领导,认为自己的政策水平很高了,工作能力很强了,适应当前的工作没有问题了,更有甚者认为,我工作几十年了,过的桥也比你们年轻人走的路多,现在这些工作,对我来讲就是小菜一碟,对我来讲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最近,我召开了一个近两年从全国引进的博士硕士座谈会,有的在巴中工作了两年多,有的工作了一年多,有的工作了几个月,我看是旁观者清,他们对我们个别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我满足、自我娱乐、自以为是、不思进取、不接纳新生事物,甚至对新的理念、新的知识采取嘲笑、拒之门外的态度很有意见,真是可悲啊!我承认,你走过的桥比年轻人走过的路还多,但是,你想一想,你当时过的桥是独木桥,现在年轻人走的路是宽带,过去的思维方式、过去的行为方式、过去的领导方式、过去的工作方法,你不调整、不修正、不完善,你就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和当前的任务,如果你要继续过那样的桥,最后就会脱离现实,脱离这个社会,最终被现实所淘汰,被社会所淘汰,被时代所淘汰,这是社会进步文明的必然规律。就我们纪检干部来讲,现在办案和过去办案有许多不同的情况了,还是按照过去办案的经验办现在的案,不一定办得好,按过去办案的经验一定要吸取现代信息和知识,按现代方法办现代的案,人类的历史长河就是与时俱进的长河,你违背了这个规律就自然被淘汰。现在我们一些领导干部讲长话、官话、套话是一大灾害,我也经常反思自己,倡导大家说实话、真话、白话、短话,我们是基层,编一个四言八句,体现系统性、理论性是专家的事,我们要扬长避短,讲巴中话,这是我们的强项,领导不是万能的,社会分工是很客观的,领导不是什么都懂,领导干部好些时候实际上是似懂非懂,半罐水,领导干部一定不要把自己看成是全知全能,现在有一个误区,一当领导就是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文学家,我们要实实在在把巴中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一个屁股理论,坐在什么地方说什么地方的话,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现在,行政效率低下,就是一个机制问题,一把手要真正实现“六个转变”,一把手都想管,都管不好,什么都管什么都想管是封建意识,这个意识在领导头脑中还根深蒂固。我为什么三讲“六个转变”?“六个转变”主要是解决官风问题,争做三种人,是解决民风问题,三问是解决作风问题,对学风问题,我以后还要讲,总之,要养成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思维习惯、行为习惯。要把学习当成一种爱好,当成一种享受,不要把学习当成任务、当成包袱,要养成多看书、多上网、多与人交流、多请教、不耻下问的良好习惯。前不久,我和湖南有一位文人发生争论,他然后送给我了一套《大秦帝国》的书,我仔细看了这套书前几部,最后同意了他的观点。
第六,要做到开拓创新。作为纪检干部要适应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形势,就是要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过去的一些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显然是不适用了。当然这个新的方法更多的是要从制度层面去思考,要从建立长效机制去思考,要从执政规律去思考。特别是国家处于转型期,要从转型期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去思考。总之,要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来适应当前的形势和当前的任务,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用理论武装头脑,社会在前进,人类在进步,方法要创新。
第七,要做到团结协作。做人要讲团结,要讲协作,不然你就是个孤立的人,你就会成为外星人。纪检监察干部办案也要讲团结、讲协作。只有讲团结协作,只有整合资源,协同作战,才能办案,才能办好案。过去我们办了一些大案要案无不是齐心协力协同作战的结果,孤军奋战是办不好案的。同时,市、县(区)纪检监察干部整个资源要整合起来,现在有些问题是相互抵消,资源没有做加法,要做加法,要做乘法,才能形成资源的合力、凝聚力、感召力。
第八,要做到对历史负责。中华民族漫长的悠久的历史很多是精华,有的又是糟粕,57年反右和文革对我们教训太深刻,太惨重,让多少人受冤,冤案、错案对我们的民族、国家和执政党都是沉重的教训,现在我们作为人民的纪检监察干部,要对历史负责,不要在我们办案的时候办成冤案、错案,不要发生反右文革那些悲剧,不要重复昨天的故事和悲剧。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对历史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我们纪检干部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来对历史负责,到我们退休的时候,到我们白发苍苍的时候,回首我们办过的一件件案件,没有冤案、没有错案,会感到快乐而健康。
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晓春主持会议并安排部署了今年全市纪检监察工作。她要求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机关干部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执法监察、纠风工作,进一步落实“三问”,强化行政效能建设,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示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