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平昌:“三双一质询”监督机制 把监督权交给农民
“晴天两条火车道、雨天路面烂糟早、不说行车通汽车、就是坦克行走也难熬。”这首民谣是粉壁乡五年前交通建设的真实写照。
2003年,粉壁乡被合并到临近的驷马镇,村干部觉得既然粉壁乡都撤乡了,做事情与不做事情是一回事。尤其是农业税取消后,部分驻村干部更是当好太平官,一心把自家的事情做好就行,遇到干群矛盾突出或者老百姓意见大的时候,基层的村支部书记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让矛盾和问题随时间自动消失,他们既不得罪人,也没有什么工作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的粉壁各方面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信访案件接二连三,交通、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得不到改善,惠民政策落不到实处,基层干部占山为王、不作为,群众有诉求却无处表达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06年粉壁恢复成乡镇一级的行政单位才有所改观。
粉壁乡的探索:群众急需啥我们就干啥
“每天一开门,上访的人就来了,有时候仓库外都沾满了老百姓。内容涉及到咨询惠农政策、反映村干部的不作为行为、向政府部门提意见讨说法等方方面面,仅2007年一年就接待群众4000余人次。”讲起如何探索出一个既利于百姓反映情况又能监督干部的机制,粉壁乡党委书记刘光君深有感触。
“最开始遇到老百姓来提意见或者咨询政策,甚至反映问题,我们就一个个耐心、细致地解释。”刘光君告诉记者,面对大量的群众上访,粉壁乡实行了“乡干部五包五到户”制度。随着实践的深入,刘光君发现,尽管各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不那么突出了,但是矛盾并没有真正的化解。不少村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还是不强烈,尤其是对那些不说不做、只说不做、做好做坏一个样制图领工资的干部没有一套民主的约束监督管理机制;群众对部分干部的不作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同时又没有平台表达他们的诉求。于是在此基础上,刘光君又提出了村干部对群众进行“述廉述职”的要求。
随着“述廉述职”活动的开展,粉壁乡的信访案件数量急剧下降,“村村通”工程也相继开工,惠农政策直接送到了老百姓家中,村级干部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的意识有了大大提高,群众也积极参与到了村务事务的抉择和监督当中。
粉壁乡开展“述廉述职”活动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平昌纪委的高度关注,同时平昌纪委认为对农村(居)和乡镇部门负责人的监督管理不仅是干部“述廉述职”单方面工作,更要充分发挥村民在参与村级事务和支持配合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切实发挥群众对村级干部的监督权。于是平昌纪委根据在粉壁乡的调研以及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的探索基础上,总结出了“三双一质询”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对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了全方位的评述和测评。
即镇乡各村(居)和单位部门负责人在每年工作中都要书面向镇乡党委政府和单位职工、村内党员、“两代表一委员会”、村廉情监督员、群众代表对任期工作、年度工作和廉政事项以及任职半年或者全年来的廉洁自律情况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双向承诺、双向述职、双向测评并接受群众的质询。
2008年底,平昌纪委监察局驷马分局在粉壁、驷马、坦溪三个乡镇的42个村(居)、24个镇乡级部门和7个县派驻单位试点推行了“三双一质询”制度。
试点的结果:好制度产生好干部
干部承诺要为老百姓所做的事情都是老百姓心里急切希望实现的事情。今年3月初,粉壁乡的9个村级单位和14个乡级单位负责人全部在年初写下了全年工作承诺书。
“我承诺今年做好全面整治社道路、新建堰塘2口、规划落实居民点500米、新建村级企业1个、新建村办公室和医疗卫生室各一所、培育养殖户1至2户、解决居民点人饮工程、切实做好旱作农业的种植工作等工作。”中心村支部书记魏传格在承诺书上写到。
今年7月1日至5日,粉壁乡党委政府组织的“双述双评”活动举行。会上,村上“两委”干部和乡级单位部门班子成员对照年初承诺事项分别向乡党委、政府、全村党员、驻村“两代表一委员”、村廉情监督员、群众代表、联村干部和单位职工进行了半年述职,并接受了群众的测评。测评分数在85分以下的班子和干部当场说明了原因。同时,乡党委、政府、全村党员、驻村“两代表一委员”、村廉情监督员、群众代表、联村干部和单位职工就述职测评对象的工作职责,财务管理、政策落实、问题整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了现场质询,述职测评对象进行了如实正面回答。
中心村支部书记魏传格在述评会上讲到,按照年初的承诺,他已经完成了全年工作的80%,村办公室、卫生室已经投入使用,小包寨集中供水工程已经接近尾声,招商引资修建的预制板厂已经正式运行、200亩优质高标雨幕示范片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
评述会上,红花村村主任周彦俊针对村民关于修建村道公路的质询,当场承诺:“我们立马行动”。目前该村已打备片石2000余方,看着即将就通的社道路,村民非常满意。
一串串喜人的数据,一个个建成的工程,一条条修通的公路,一项项惠民的政策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三双一质询”带给他们的实惠和甜头。村民杜元丰告诉记者,自“三双一质询”制度开展以来,他们村上走马观花式的羊子干部少了,百姓和干部的关系亲近了,现在有意见和想法随时都可以给村干部提。
“社长、村支书平时帮我取钱汇款,买肥料,办个证件,他们从来没有啥子怨言。”儿子媳妇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下他和老伴的红光村村民苟国连感激地说到。
同时,成绩上去了,老百姓高兴了,村干部们觉得也有干劲了。担任红光村村支书已经28年的魏传格坦言,“三双一质询”制度没有实施之前,他为民服务的思想有些错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与其管事情得罪人还不如求什么也不管还能求和安宁,工作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三双一质询’要求我们村干部不仅要做事,而且还要为自己做的事负责,向老百姓和上级党委负责,不满85的人就要受到群众的质询,这给我压力很大,但是一想到自己做好事情得到村民的肯定和支持又觉得值。”魏传格告诉记者,现在他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是以前好多倍,而且一闲下来的时候就要思考红光村下一步怎么发展。
“三双一质询”将在全县推广
自去年以来,在粉壁、驷马、坦溪三个乡镇试点“三双一质询”机制过程中,共有63名单位负责人和171名村(居)干部对全年工作进行了承诺、对半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公开述职;有253名群众就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村(居)干部进行了现场质询;有3352名群众对述职干部进行了民主测评,乡镇纪委对测评低于85分的10名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收集群众建议和建议669条,其中有意义的意见建议达237条。
粉壁乡、驷马镇、坦溪镇自实施“三双一质询”机制以来,三乡镇到平昌县信访局上访量下降了67%,到市以上信访部门上访的数据为零,村民反映的问题绝大多数都通过乡村两级干部解决了。
“三双一质询”机制在粉壁、驷马、坦溪的试点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因此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纪检工作人员的好评。
“如果不是“三双一质询”机制,今天我不可能这么清净下来专心思考我们粉壁乡的产业发展方向。”粉壁乡党委书记刘光君说到。9月7日,是粉壁乡的冷场天,前去乡镇府咨询政策、向村干部提建议和意见的群众寥寥无几。
“三双一质询”实施的过程就是尊重民意、实现民权、维护民利的过程,较好地解决了如何发展民主权利、提高基层民主化程度的问题。面对“三双一质询”在驷马镇取得的巨大成就,驷马镇党委书记程秋高兴地说到。
坦溪镇民兴村村支书王传银告诉记者,“三双一质询”机制实施后,干部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群众听得清清楚楚、看得明明白白,从而消除了干部的猜疑和误解;群众有什么需求、有什么意见、有什么难处,通过现场评述和质询,干部对百姓的需求了如指掌,也促使基层干部更好地为百姓服务。
平昌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杨森儒告诉记者,下一步平昌县纪委将总结“三双一质询”机制在驷马镇、坦溪镇、粉壁乡试点过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在今年年底将该经验推广到全县所有的乡镇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