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录音整理)
推进“阳光党务”是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和市委主要领导指示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所谓“阳光党务”,实质就是党务公开,说到底就是扩大党内民主,主要指党组织依照党的章程和党内法规,通过具体形式将有关党务工作事项置于“阳光”之下,让更多的党员和人民群众来见证、知晓和参与党内事务,并对党的领导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工作制度。
一、准确把握推进“阳光党务”工作的客观背景
党的执政环境、执政条件、执政对象、执政基础的深刻变化,呼唤着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现在人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强了,这迫切要求我们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提高管理党务的能力,提高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过去单单靠行政的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行不通了,仅靠行政手段十分苍白无力,还主要靠市场的手段、经济的手段、法律的手段、民主的手段等来管理人和事,才能有效地履行我们的职责,才能有效地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必然带来政治生活方式的逐渐变革。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切变化正在影响着政治生活的变革,经济上的平等必然走向政治上的平等,经济上的自主必然要求政治上的自主,经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逐渐也最终转变成维护利益权利的主体。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对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执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表明,人均1000—3000美元的特殊时期,既是矛盾凸显期,又是发展机遇期。中国目前正处在这个特殊的关口,社会各种矛盾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凸现出来,这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需要我们有效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包括适应和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权利、开放民主、地位平等的需求,构建和谐社会。说到底,这是对我们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执行能力的新要求、新检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有效应对新的挑战。我们党员的年龄结构,党员的数量,党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正不同程度地受到一些挑战,怎样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怎样增强各级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这是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课题。
二、充分认识推进“阳光党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推进“阳光党务”工作是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迫切要求。政治民主是历史潮流,不断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国的必然趋势。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阳光党务”实质就是扩大党内民主,就是畅通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就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和话语权。这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推行“阳光党务”是改进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传统的行政命令的方式和手段已经过时了,必须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民主、法律的手段,把加强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随着市场开放性的逐步扩大,我们的政治开放性在扩大,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必然带来政治领域的逐渐变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民主热情。通过“阳光党务”,让广大党员充分知晓党内事务,群策群力地参与党内活动和各项工作,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党员的创造活力,增强参与党内事务的动力。通过“阳光党务”,凝聚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人心,促进党委民主科学决策,使党的各项工作顺民心,得民意,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推进“阳光党务”是强化党内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环节。“阳光党务”实质上就是我们的党务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就是加强对党内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公开是实行监督的前提和基础。实行“阳光党务”,有利于增强党的工作的透明度,把权力运行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促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有利于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调动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监督关口前移,及时防止和纠正党内出现的不良风气,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推进“阳光党务”是密切党群关系、构建和谐平昌的有效途径。现在我们确实有许多决策老百姓不知晓,有很多工作老百姓不了解,有许多问题老百姓不清楚,党内有很多主张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理解,得不到人民群众公开的支持和大力的拥护,我们部署的工作执行没有反馈。通过推行“阳光党务”,在党内建立一个沟通反馈的机制,充分扩大党员和普通群众对党内很多主张的知晓面,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赢得更多人民群众和普通党员的理解和支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党内事务和政府事务的意见,及时纠正我们的决策,避免决策带来失误;平衡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理顺他们的情绪,用党心凝聚人心,最终会赢得民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这是我们新时期一项重大的课题,必然要求我们有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地反映和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心声与主张,进一步紧密党同各阶层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大限度地整合不同利益群体的资源,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推进“阳光党务”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我县领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推进“阳光党务”,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对待人民群众的立场、感情和态度。
三、明确“阳光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内容、程序及要求
(一)指导思想:立足于对平昌现实和历史矛盾的解决,增强各级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立足于发展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扩大党员的民主权利,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供稳定的政治保证。公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方面是让老百姓知情监督,另一方面是让老百姓认同参与,不知情就不可能监督,不认同就不可能参与。知、信、行,这是我们思想教育三步曲,首先要知,不知就不能信,不信就不能行,行动是建立在知和信的基础之上。我们要通过党务公开来带动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
(二)基本原则和要求:一是服务大局、促进和谐的原则。党的建设也好,经济社会发展也好,都要围绕促进发展、构建和谐来思考和实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和谐社会的成果。要紧紧围绕平昌改革发展大局和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进行党务公开,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平昌的能力。二是依法依规、真实公正的原则。公开的目的是加强与老百姓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进一步扩大共识,推动工作,就是上面提到的两个方面:知情监督和认同参与。公开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如果我们公开的东西老百姓不相信,老百姓不感兴趣,老百姓不接受,我们最终就达不到这个目的。我们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宪法、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党内规章,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有关规定,依法依纪、实事求是、真实可信、客观公正、及时有效地进行党务公开,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关注需要、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关注平昌党的各级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关注人民群众对党内事务的意愿与愿望的需要、关注平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和谐稳定的需要来推进“阳光党务”,不能为公开而公开,必须注重实效。四是循序渐进、规范运行的原则。程序也好,内容也好,必须规范,不能随随便便,不能马马虎虎。要按规范运行,按规范实施管理,准确把握“阳光党务”的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又科学安排,稳步推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切实增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努力实现形式和效果的统一,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五是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尊重群众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群众的作用。民主不能泛民主,这既是原则,也是要求,不能因为部分群众的影响而影响和左右了我们党的正确主张,动摇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三)公开的范围与内容:群众关心的事情很多,“阳光党务”公开的是党内事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凝聚人心和智慧。要以党章、党内监督条例等党规党法为依据。要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关注的党内事务,围绕涉及到党员基本权利的党内事务,围绕事关推动平昌经济社会发展的党内事务,围绕事关平昌各级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党内事务开展“阳光党务”,包括重大决策程序,重大会议,干部人事的评价标准、程序、结果,廉政建设的内容和成效等。
(四)程序及要求:要细化公开内容,明确公开程序,确定公开的范围和形式,规范公开的时限,严格监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