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雷超
2007年11月15日(讲话全文)
同志们:
今天是个好日子,首先向新任的科级领导干部、交流任职的领导干部表示祝贺。“梅花香自苦寒来”。能得到今天这样的机会,你们付出了努力,付出了辛劳,这一路走来很不容易。县委安排我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廉政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在这样的时机做这样一个规定动作,似乎太严肃,效果不一定好。不过倒是很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谈一谈有关人生和生活的话题,让我们一起共勉。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茫茫世界中,我们都是匆匆赶路人,努力追寻理想中的人生,只是各自的命运轨迹不同罢了。但是,到底应该追求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这却不是每个人都回答得清楚的。学界泰斗季羡林老人有一篇文章《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锁。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这一段文字写得真是精彩生动,值得细细玩味。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也有一句很有名的座右铭: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很值得我们用心来体会。我觉得,人生其实是一个矛盾的哲学命题,钱权不能带来幸福,名利不能造就成功,重要的是要活出自己的品位来,追求和塑造一种品质人生。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品位的人生?
有品位的人生必定是充实的人生。充实就是不空虚、不平庸,充实就是对人生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激情。充实的人,不会抱怨生活,不会埋怨自己,不会责怪别人,总能找到生活的支点、奋斗的起点,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和空间。充实的人,不停地学习,努力地思考;不懈地奋斗,奋力地追求,有干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力,始终保持着人生的斗志和生命的激情,始终保持着奔跑和跨越的姿态。
有品位的人生必定是从容的人生。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坎坷沉浮,尝到许多酸甜苦辣,谁也躲不开、避不过,关键是怎样去应对和承受。患得患失的人最容易怨天尤人,心浮气燥的人最容易身心疲惫,心胸狭隘的人最容易走向极端。我们都是平凡人,面对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和人生中的起起浮浮,虽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也应有一种从从容容的姿态。尤其在面对组织的挑选时,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得到重用时不要得意忘形,未能任用也不要消极悲观,始终做到宠辱不惊、得失不悔、进退不惧,努力追求一种大器开阔的人生境界。
有品位的人生必定是干净的人生。干净,是人生的一种状态,人生的一种境界,更是人生的一种追求。干净,才能形成正气,带来锐气,铸就底气。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把干净为人作为自己的人格坐标,把干净做事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干净的人生,就是要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干净的人生,就是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浊(zhuó)清莲而不妖”,干净的人生,就是既要不耻于自己的不当之为、更要不屑于别人的不义之举,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如何才能活出自己的品位?
懂得感恩才能活出人生的品位。今年9月27日,我在平昌中学举行的廉政文化进校园谈心会上曾讲过有关感恩的话题,希望当代中学生要“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常怀感恩,用感恩的心来感知世界、用感恩的心来体验社会、用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人,在感恩中学习,在感恩中生活,在感恩中成长”。这里,我仍然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的“感恩”的话题。同志们,你们今天能够在众多的干部中脱颖而出,得到这样一个提拔晋升交流的机会,攀上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应当说这主要得益于你们的不懈努力和优异表现,一分耕耘方有一份收获。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们成长进步的后面,也绝对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家人的支持、同事的帮助,绝对少不了困境中的援助、失意时的鼓励、困难前的鞭策,而这一切都是对我们的恩惠和恩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懂得感恩、知恩图报,应当成为新任领导干部的人生第一课。然而我们有些干部却不以为然,有的觉得现在的职位不是自己所希望的,没能被安排到理想的岗位,因而觉得组织有欠于他;有的觉得自己资历老得不的了、水平高得不得了,早就该提拔重用了,因为觉得组织有亏于他。报有这种心态的人,看客观条件多,要别人付出多,难免会心浮气燥,必定会怨天尤人,最终会耽误自己。同志们,回想一下自己从走上工作岗位到今天的每一步,从一个普通职工成长为领导干部的每一步,凝聚了领导和组织多少的心血,倾注了领导和组织多少的关怀,我们能不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吗。在廉政文化进校园谈心会上,我曾经讲过王怀忠的例子。王怀忠原是一个孤儿,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各级组织的培养下,他才从最基层的社教员一步一步成长为副省长,然而他不是靠努力工作来回报人民和组织恩情,而是滥用权力、腐化堕落,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常怀感恩情,常行感恩举,人生的品位绝对不一样,人生的境界绝对不一样。在座每一位新任干部都应该认真思考感恩的人生课题,过好这一关,人生天地宽。
敢于担当才能活出人生的品位。敢于担当,就是敢于负责,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责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一种敢于担当的使命。现在的干部,缺少的不是能力和水平,缺少的不是智慧和思维,缺少的不是气魄和胆识,而是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于负责的勇气。同志们,你们的岗位变了、职务变了、角色变化了,但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任务更重了,因而尤其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一要有事业责任心。能够走上现在的领导岗位是你们多年期盼和努力的结果,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呵护。要对得起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希望,对得起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心无旁骛抓工作,一心一意干事业,在新的岗位上创造业绩,在新的舞台上展示才干。二要有家庭责任心。家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析一名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原因固然很多,但对家庭不负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腐败分子被查处后,大多面临妻离子散的悲剧性后果,给自己的家人特别是下一代造成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可以说是“倒下一个人、毁掉一个家”。许多被查处的领导干部在悔过书中都痛感对不起家人,可是那样的悔恨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一名领导干部在违纪违法的时候,能够多想一想家庭的幸福与安康,想一想自己的行为带给家人的巨大痛楚,谁还愿意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呢;如果一名领导干部在歌舞厅、酒楼、茶楼等场所恣意潇洒的时候,能够多想一想家庭的和谐与温暖,想一想对爱人儿女的爱与关心,还能够那样心安理得地陶醉于灯红酒绿、花天酒地吗。一个负责任的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理性从容。
心存敬畏才能活出人生的品位。邓小平曾说过: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谨慎总是好一些。这其实是告诫我们要树立一种敬畏的理念,做人有标尺、行为有规范、干事有准则。我在廉政文化进校园谈心活动中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深刻剖析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我们不禁要反思:是什么让这些干部私欲膨胀、以权谋私,是什么使这些干部利令智昏、为所欲为,是什么把这些干部推向腐化堕落的深渊,这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缺少一颗敬畏之心,做官无“德”,为人失“格”。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果缺少一颗敬畏之心,不敬畏权力、不敬畏人民群众、不敬畏党纪国法、不敬畏公平正义,他就必然会放弃党性原则,丧失理想信念;必然会忘记党的宗旨,漠视群众的利益;必然会肆意玩弄权术、大肆以权谋私,从而作出种种为人民所不耻、为社会所不容的腐败行径。现在,有的干部官不大、权不大、位不高,但架子比谁都大、口气比谁都大、胆子比谁都大,什么事都敢干,什么话都敢讲,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东西都敢拿。这样的干部,不出事才是怪事,腐化堕落理所当然,受到惩处咎由自取。
新任领导干部通常会有面临三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一是职务提升的喜悦感和责任感交织,二是岗位变动的新鲜感和陌生感的交织,三是掌握权力的成就感和恐慌感的交织,复杂的心态必然带来复杂的行为,这其实也是对新任干部的一种新考验。经历这种考验需要能力、需要经验、需要智慧,但更需要拥有一颗敬畏之心。要时刻加强道德修养。行动的觉悟首先来自于道德的觉悟。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名利,以坦然的心态对待权力,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和纯净的思想境界。要时刻遵守廉洁纪律。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定和各项党纪法规,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老老实实为人,规规矩矩做事,不以侥幸心态闯“红灯”,不以冒险心态踩“红线”,不该想的不想,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始终做到照政策做事、按制度办事、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