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监督资源 完善监督制度 提高监督质量
李仲彬要求,各级人大代表要把履职作为一种爱好,一种情趣,而不是把它搞成一种形式。要经常到选区去,到选民中间去,报告履职情况,了解社情民意,对选民负责。现在一些干部的“手艺”都报废了,工作方式方法不对路了,凭老经验办事、拍脑袋办事不行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必须改变,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各级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要到最边远、最贫穷的地方去,深入到老百姓中去,学会和老百姓打交道,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倾听呼声,了解民意。
李仲彬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就是要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要从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是否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中去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在开展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时,不能当好好先生,不能讲通融,要依法监督,要敢于碰硬较真,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敢于问事、问人、问责、问到底;要监督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否认真落实“六个转变”,是否较真逗硬开展“三问”,对这些“经”要长期念,要让它们深入到各级干部脑中和心中。特别是要对管权、管钱、管事的要害部门盯住不放,要在细节中去加强监督,从严监督,经常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接受监督、习惯接受监督、依法接受监督,不愿接受监督的干部本身就是问题,不敢接受监督的干部本身就有问题。今后人大常委会对任命的“一府两院”领导干部进行票决时,票决结果不仅仅是在会上宣布一下就结束,还要通过媒体通报给全社会。
李仲彬要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紧紧围绕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重大发展战略和“两个强力推进”的要求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大制度创新、人大工作创新,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完善监督制度,提高监督质量,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监督资源进一步放大,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开展监督。只有把资源整合了,做好加法和乘法,监督工作就会产生乘数效应、几何倍增效应;只有制度完善了,我们的监督就会按程序依法开展,我们的监督工作就会由随意型向规范型转变,人大就会按照党委的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实现人大工作更有作为。
彭耀学在对学习会作总结讲话时说,近年来,全市“六路”建设加快提前,构建大交通取得重大突破;项目工作强力推进,促进投资高速增长;争取大政策效应明显,集聚长远发展后劲;民生改善不断加快,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大好发展局面的形成,是市委科学谋划巴中发展的结果,是市委展现勇气创造机遇的结果,是市委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结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倍加珍惜大好发展局面,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代言作用、督政作用、表率作用和宣传作用,扎实开展专题调研,巩固和服务大好发展局面。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一定要强化主体意识,落实“四个特别”要求,坚持心系民、心系法、心系德,审议发言做到想说、敢说、会说,说真话、说行话、说本地话,积极营造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巴中加快发展。
学习会上,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专家举行了《城乡规划法》法制专题讲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桂英、谭启汉、张玉策、向全国及秘书长钟廷学,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暨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参加了学习会。
新闻链接:
8月19日至20日,巴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暨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会在南江县举行。巴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敢于碰硬较真,敢于“三问”,有效监督各级干部践行“六个转变”和落实市委重大发展战略情况,各级人大要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完善监督制度,提高监督质量,实现人大工作更有作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彭耀学出席。
李仲彬指出,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实施市委重大发展战略,切实加快“两个强力推进”, 要整合好、利用好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资源,充分调动两代表一委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把社情民意反映上来,把老百姓的声音传递上来,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下去,一定要对选民负责,每年都要到所在选区去履职和述职。人大代表产生于人民群众,如果离开了老百姓、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人大代表就成了空中楼阁,就不能取信于民。民众是主体,民主是载体,法制是保障,一定要有效地利用好我们的执政资源,夯实执政基础,让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下去,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现在是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很多,去认真具体研究解决问题的人很少,这些是干部对中央宏观政策和省里相关政策研究不够,吃透不够,使用不够,这也是具体操作层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有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工作方法、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的问题。做任何决定,思考任何问题,都要信息对称,要把上面的政策研究好、使用好,要吃透,不要不切合实际,闭门造车,要实事求是。在编制和申报项目时,要认真研究项目的可行性、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一定要尊重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绝不能拍脑袋和当“钢脑袋”、“铁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