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取南江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后,李仲彬指出,巴中目前还是一个贫困地区,全市上下一定要按照省委刘奇葆书记“打好扶贫攻坚战”的要求,结合实际,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打一场扶贫攻坚战役。这场战役一定要有复制性,一定要有推动性,一定要有生命力。
关于规划问题,李仲彬说,规划必须是一个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规划,是一个老百姓支持拥护的规划。要做好当前规划、中期规划和远期规划,规划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贪大求全、急功近利。
关于政策问题,李仲彬要求,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这几年,中央、省给我们的政策不少,如果我们对政策学习不够,研究不够,吃透不够,用好不够,用活不够,我们就对不起政策,对不起老百姓。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抓住当前黄金机遇期,打好这场扶贫攻坚战。
关于主体问题,李仲彬指出,主体问题是个根本问题。在扶贫开发中,我们一定要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一定要让老百姓当家作主。该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干哪些事情、不干哪些事情,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让他们来讨论,让他们来研究。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要做好引导,不能包办代替。“包办婚姻”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自由恋爱”才有生命力。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中,政府包办的“婚姻”太多了,“自由恋爱”太少了。我们一定要变为民作主为让民作主,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实践证明,凡是老百姓自愿干的事情再苦再累他都无怨无悔。
关于机制问题,李仲彬说,为什么现在我们有一些事情经不起历史检验,没有复制性,没有推广性,没有生命力,关键是它的机制不科学,没有有效的机制。在扶贫开发中,我们的机制一定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一定要尊重市场规律和客观规律,一定要建立一个风雨同舟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发展。我们在建园区时,务必要用市场这只手来主宰园区,政府只能支持、扶持、引导,千万不能主宰这个园区,任何一个靠政府一手支撑的产业迟早要垮台,因为它没有生命力。
关于产业问题,李仲彬强调,在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我们的产业不要多,不要杂,更不要全。一定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要延长产业链,创建品牌,才能发展成为大产业。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闭门造车,贪大图全。要在招商引资上动脑筋,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
关于民生问题,李仲彬说,我们一定要按照温家宝总理的要求,坚持以解决“四难”为重点,解决好老百姓的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问题,改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解“四难”的更大突破。
关于村落问题,李仲彬说,村落建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巴中实际,体现特色,切忌搞大拆大建。一定要体现民俗,民俗是一种文化,文化是魂。一定要体现山区风貌,体现生态特色,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改造与新建相结合,制定切合实际、农民满意的村落规划。
关于党建问题,李仲彬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定要切实加强,支部堡垒作用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来。村级党组织建设,要结合农村党员实际,要让他们知道如何做一个“朴实、吃苦、感恩”的巴中人,知道孝敬父母、孝敬社会、孝敬国家,知道感恩。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要与群众打成一片,要与农民摆龙门阵、聊天,密切感情。同时要对困难党员给予关心和救助,要让他们感到党委、政府的温暖。
李仲彬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刘奇葆书记“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要求,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和王瑛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击鼓奋进的士气,跳起摸高的勇气,顺势而为的锐气和崛起危难的虎虎生气,强力推进各项工作,打好巴中扶贫攻坚战。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延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晓春一同调研。
市发改、交通、建设、国土、水利、农业、教育、畜牧、扶贫办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