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着力寻求治本的办法和措施,坚持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起,紧紧围绕“用人、用钱、用权、用地”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芜湖特色、比较完善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加强领导,保证制度建设顺利进行
芜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坚持从加大治本力度、源头治理腐败和打造制度优势、促进改革发展的高度,始终把推进制度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在每年召开的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都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该市还专门制定了重点制度建设工作规划并认真实施,定期召集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制度建设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具体安排部署制度建设任务,具体参与重要制度的研究和设计,具体协调解决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他们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机关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重要内容,进行严格监督、严格考核。
突出重点,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芜湖市委、市政府坚持从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起,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针对在“用人、用钱、用权、用地”上存在的权力相对集中和少数人说了算等问题,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在规范“用人”行为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39项制度规定,较好地防止了干部选拔任用中的不正之风;在规范“用钱”行为方面,建立了部门综合预算等37项制度规定,较好地堵塞了财政资金监管上的漏洞;在规范“用权”行为方面,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等26项制度规定,较好地规范了权力运行;在规范“用地”行为方面,先后建立了用地管理集体领导等11项制度规定,较好地防止了土地管理领域的腐败现象。在今年的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中,又对已有制度作了深化和拓展,梳理确定了17项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的制度,并由9名市级领导负责主抓。
大胆探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该市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早在2000年,他们就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如今已将44个市直单位的500余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纳入“中心”统一管理,促进了行政审批权力的规范运行。同年,还实行了经营性土地拍卖制度。2003年9月,他们成立了招标采购交易中心,将全市范围内各类招标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产权交易活动纳入“中心”统一管理,节约了行政成本,规范了招标采购行为。2007年,他们又成立了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实行医药分开,此举既降低了药品价格、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也较好地避免了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
常抓不懈,着力完善制度体系
该市坚持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地抓好抓实,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针对反腐倡廉制度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坚持连续10年不间断地推进“四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提高“四用”制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该市还在抓好市本级“四用”制度的基础上,将“四用”制度建设向县区、部门和镇村延伸,向其他领域延伸;把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机制覆盖到公共权力运行的所有领域、环节和岗位,覆盖到涉及公共利益的所有方面,从而推动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纵深发展和全面加强,为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狠抓落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约束力
该市坚持把抓好贯彻落实作为加强制度建设的关键来抓。他们反复强调“制度一旦确定下来,任何人都必须执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又要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
多年来,芜湖市的党政领导同志,自觉用制度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无论是提拔使用干部、大额资金分配使用,还是国有土地出让、工程招标投标等,都能坚持做到不打招呼、不递条子,严格按制度用权、按制度办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促进了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较好地发挥了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