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项措施
·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加快恢复发展服务业·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强财政金融工作·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抓紧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
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四川实际,抓投资、带消费,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7900亿元左右,其中政府性资金在年初预算基础上增加安排800亿元左右;2009年力争完成投资12000亿元左右;力争到2010年累计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其中政府性资金拟安排8000亿元左右。
(记者 曾实 谭江琦)昨(1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提出采取11项有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意见》明确,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四川实际,抓投资、带消费,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7900亿元左右,其中政府性资金在年初预算基础上增加安排800亿元左右;2009年力争完成投资12000亿元左右;力争到2010年累计完成投资3万亿元以上,其中政府性资金拟安排8000亿元左右。
11项措施包括: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加快恢复发展服务业;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强财政金融工作;深入实施开放合作;抓紧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
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超常工作,争取主动,用好“两个机遇”——灾后恢复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强化“三个全面推动”——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实施,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强化保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上,省委、省政府要求按照中央“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体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扎实高效有序推进。
省委、省政府强调,各地、各部门要把落实扩大内需各项措施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迅速组织实施。要实行领导负责制,合理分工,确保每项工作有人牵头、有人负责。综合部门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究,准确把握经济走势,搞好预测预警工作,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行业主管部门要准确掌握本领域、本行业发展情况,研究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接的具体举措;牵头部门要抓好组织协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尽快启动、顺利实施;有关部门要加快项目审批进度,集中办公、集体审批,提高工作效率。
为严格投资管理,确保各时段目标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还要求严格监管、加大督查力度。
系列“组合拳”指向更高水平发展
——《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11项措施速递
为把中央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今年以来陆续推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昨(1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部署了以下11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要求,动员全社会力量,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力争年内再开工2000个项目,力争完成投资3600亿元左右
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千方百计提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抓紧灾后重建项目的启动和建设,把恢复重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加快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加快恢复电力、交通、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产业重建与发展,切实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搞好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
力争在已开工4580余个项目的基础上,年内再开工2000个项目,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3600亿元左右。
2、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750亿元左右,比原计划新增34亿元
全面推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铁路、高速公路、出川公路大通道和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瓶颈制约。成都至都江堰快速铁路等已开工的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已经报批的项目抓紧开工,积极争取成兰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铁路新客站、宜泸渝高速公路等待批项目尽早开工,扎实做好成都至贵阳铁路、达州至万州高速公路、马尔康机场、自贡小井沟水利工程等具备条件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可能多地储备项目。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750亿元左右,比原计划新增34亿元。
3、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永定桥、二郎庙、亭子口等大型水利工程尽快开工
落实《农业发展上台阶建设项目规划》,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大桥水库灌区等14处水利工程建设和2899座病险、震损水库除险加固,争取永定桥、二郎庙、亭子口等大型水利工程尽快开工。加强已建成水利枢纽工程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搞好土地综合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土200万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建设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基地,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生猪产量稳定在1亿头以上。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全面增强对重大动植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1200亿元左右。
4、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支持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
大力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大水电、天然气、钒钛“三大战略资源”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配套能力和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一批百亿产业园区。重点支持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着力打造一批对经济拉动作用大的战略产品、重点产品和培育产品。
加快推进长虹PDP二期、二重大型模锻机、龙蟒集团50万吨磷酸盐等项目。支持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2774亿元。
5、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
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141亿元,比原计划新增18亿元
加快推进“十大节能工程”,搞好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搞好三峡库区影响区水污染防治,推进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快实施95个已开工项目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抓好退牧还草工程,积极推进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扎实做好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项目储备工作。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141亿元,比原计划新增18亿元。
6、加快恢复发展服务业
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后台服务中心,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民生性服务业和服务外包。加快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以流通现代化为中心,完善城乡市场体系,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争取各类金融机构在川设立后台服务中心,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宣传促销,培育骨干旅游企业,实现旅游产业振兴。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缓解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加快扩大廉租住房的保障范围。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快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落实和完善促进住房合理消费的政策措施,调整居住用地供应结构,确保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稳定和发展房地产市场。
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1800亿元左右。
7、加快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432亿元,比2007年新增64亿元
立足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基层发展滞后问题。继续大力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富民安康工程、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努力推进“藏区牧民安居行动计划”和“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等建设,继续实施乡村教育发展五年计划,加快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2008年力争完成投资432亿元,比2007年新增64亿元。
8、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
努力扩大就业;完善农民工、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
采取增收入、促消费并举的综合性政策措施,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挖掘消费潜力,增强消费能力。努力扩大就业。认真落实中央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的政策措施,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