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人也许会发现,走进我省的许多县乡基层纪检监察部门,往往能在显着位置看见当地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点名接访公示牌,依照公示牌,群众可以详细了解接访领导分工情况和信访问题处理程序,自主选择领导反映问题。
针对基层群众信访渠道不畅、反映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等问题,省纪委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我省县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推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促进基层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畅通信访渠道,便于群众举报、投诉和反映问题,推动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
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是纪检监察机关公开相关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方式等信息,以便群众到纪检监察机关举报、控告、反应情况和提出建议、意见时,自主选择接访领导;接访领导则负责协调和督促有关方面依纪依法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回复反馈群众的制度。
为了配合这一制度的顺利实施,今年3月,省纪委、监察厅举办“五项制度”培训班,并把点名接访制度的实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全省县(市、区)纪委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随后,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积极响应,及时安排部署,开展了一系列推行制度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显着成效。
——抓学习培训,为制度推行奠定基础。按照省纪委的要求,各市、县(市、区)纪委对乡镇、街道办事处、直属部门纪检监察机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制度的内容要求。一些县(市、区)还组织人员到制度的发源地——安康市镇坪县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获得直观经验。通过学习培训,加深了对制度的认识理解,掌握了制度实行的有关要求。
——抓舆论宣传,为制度推行营造良好氛围。为使干部群众全面了解制度,扩大制度影响力,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各地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要求、基本程序,增强干部群众对制度的认识,从舆论上积极引导群众利用制度表达诉求,通过正常的信访渠道反映问题。
——抓典型示范,全面推行制度。为使制度推行取得更好效果,各地积极开展制度试点,树立典型,加强检查指导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目前,这项制度已在全省实行,多数地方对领导干部挂牌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统一,制作了统一的公示牌,在醒目位置公示接访领导信息及其它信访制度,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和规定,统一工作标准、统一工作流程、统一文书格式,使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工作规范有序。
——抓解决问题,彰显制度实效。实行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以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针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多样性,多数地方不局限于纪检监察部门,将点名范围扩大到县级部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拓展了点名接访领导的范围,解决了大量信访问题,得到群众高度评价和认可。据了解,实行点名接访制度以来,全省共处理点名接访3898人次,受理信访问题3713件,查办解决 3016件,办结率达81.23%。
——抓创新提高,发挥制度综合效用。在制度推行过程中,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点名接访制度与党政领导干部大接访、领导干部巡回下访、排查化解纠纷矛盾、阳光信访工程、署名举报双向承诺、领导包案等制度和工作相结合,探索出了一些有效解决信访问题的方法,丰富了制度的内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的推行,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信访责任意识,促进了领导干部作风转变,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基层得到快速有效解决,减少了重复访和越级访,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全省纪检监察系统信访接待环境进一步优化,信访责任进一步夯实,信访问题解决力度进一步加大。(记者 薛向群 冯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