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已成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提升工作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纪委、监察局充分利用本市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的有利条件,依托全市政务网络资源,全力构建网络综合办公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和网络监督平台,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数字纪检”运行模式,为提升反腐倡廉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强化应用、整体推进,积极构建纪检监察综合办公平台
主动适应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形势,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信息化建设2004—2008年规划》为指导,积极建设内网综合办公平台。
一是强化信息化基础建设,促进提升网络办公应用水平。出台《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按照“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节俭优质、注重实效”的原则,分步推进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防止无序建设造成不切实际或资源浪费。根据“人人都有网上办公桌”的要求,规定机关各室(厅)业务工作必须上网运行,委局领导带头不接受纸质文件呈批,杜绝网上网下双轨运行现象,“倒逼”机关人员适应信息化办公模式。截至目前,内网综合办公平台已运行各类业务、文件超过1万余件次。
二是打造专项业务系统,不断拓展综合办公平台功能。2006年开始,以办案工作为重点,在全国率先研发应用案件管理信息系统,固化办案流程和办理方式,确保案件检查、案件审理和案件管理所涉及的每一环节,均在分管领导和案件管理室的实时监控之内,有效提升了依纪依法办案意识。在此基础上,将业务模块的研发向其他工作延伸。各厅室根据自身业务,拟定工作流程,并转化为软件程序,逐步建立了监察综合、案件检查、法规调研、执法监察、廉政监察、效能监察等专项业务管理模块。各业务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综合协调性工作可在各模块中顺畅流转,初步形成了纪检监察机关内部协同化办公的工作模式。
三是加强机关内部规范管理,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绩效。把信息化的内在规范性与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内部管理有机融合,发挥信息化建设在“促规范、提效率”上的积极作用。内网各项业务工作一经建立,即由办公平台自动生成业务办理通知,以手机短信形式发送给相关责任人,明示办理要求及时限,对办理不合规或办理超时的由系统记录在案。同时,建立网上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办公用品申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报销等工作全程上网运行,定期向机关全体人员公布各厅室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情况,促进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
四是推进两级联网办公,放大内网办公平台综合效应。将内网综合办公平台的应用向区县纪委、监察局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延伸,实行市、区县联网办公,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各区县对应市纪委、监察局各室(厅)业务模块,实行执法、纠风、案件、信访等专项业务工作网上对接,交办、承办、指导、反馈等环节网上流转,呈现出纪检监察工作无缝衔接、协同作战、整体推进、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注重实效、源头防治,全力打造权力运行电子监察平台
坚持信息化建设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服务,围绕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腐败风险点,积极构建网上电子监察平台,为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力度探索了有效途径。
一是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规范行政权力运行。2006年初,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改革思路,始终抓住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积极探索流程制约、过程监督的纪检监察工作新机制。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市行政执法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审核,对保留的行政执法事项流程进行优化,编制软件程序,实现网上办理,做到权力运行每一环节流程固化、责任到人、时限明确、全程留痕。同时,针对自由裁量权这一容易发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建立行政执法标准数据库,根据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由系统软件自动控制处罚幅度,使自由裁量不再“自由”。
二是研发电子监察监控系统,提升监督实效。依托全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立市、区县(部门)两级电子监察平台,针对行政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设置8大类49个监控点,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随时监测权力运行情况,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超时限、违反程序等异常情况,系统自动预警并启动监督程序,实现了“人盯人”监督向自动监督的跨越。
三是整合全市政务网络资源,促进诚信体系建设。从有利于源头治理腐败入手,积极推进各种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建立全市行政许可、审批、处罚结果库,对各业务主管部门执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资源实行联网运用,有效提高了审批效率,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以商业贿赂犯罪档案查询系统为基础,整合金融信用系统、招投标信息系统,使原本沉淀于各部门的社会主体违规记录,经过梳理整合,形成较为明晰的腐败风险点,为预防腐败提供有利参考。
三、关注民生、良性互动,充分利用网络监督平台
积极顺应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围绕提高反腐倡廉的社会参与度,拓展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渠道,大力构建互动便捷、反馈迅速的网络监督体系。
一是加强网络宣传,引导社会舆论。把加强网络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社会化的有力抓手,通过“南京纪检监察”网站,及时发布反腐倡廉权威动态,正确引导社会反腐舆论。目前网站访问量已达175万人次,平均日访问量800多人次,发布信息12万条。为确保互联网宣传教育常抓常新,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和感染力。近期,在网上开设了全国首家“金陵廉政文化教育馆”,采用虚拟实境技术,展示了各类廉政文化实物五百余件、图片近千张及多部廉洁教育片,调动了群众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扩大群众参与,强化民主监督。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有效载体,针对群众对传统举报方式保密性和时效性不高的顾虑,构建网上信访举报受理机制,在“南京纪检监察”网站设立纪委书记信箱、局长信箱、信访举报信箱,24小时受理人民群众信访举报,并向群众提供网上信访件反馈情况的查询,输入信件编号和密码,可查询信访件的办理情况。网上信访渠道的畅通,有力促进提高了实名举报率。
三是规范政务公开,保障民主权益。积极推进机关各部门政务公开的信息化建设,开发行政绩效测评软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各部门行政行为的流程合法、期限合法、廉洁行政、服务质量等内容进行绩效量化测评及排名,并将测评结果通过新闻媒体、网站等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利用信息化传递迅速、覆盖广泛的特点,积极打造村务公开电子平台,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114查号台联动,以低成本、高效率、全天候的方式,及时向农民公开村级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