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新县立足“红色首府、将军故里”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加强思想作风教育,倡树“红城清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构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平台。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将廉政文化内容融入红色景点建设之中,该县在景点醒目位置设立《入党誓词》等廉政教育图板;在旅游解说词中充实廉政文化有关内容,让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在欣赏美景中接受革命先辈崇高精神的洗礼。加强新型廉政文化阵地建设,精心打造“红城清风文化一条街”,在县城潢河路街道两旁安装90块“红城清风文化公益广告牌”,让廉政文化走上街头,从而把廉政的理念以文化形式、广告效应,展现在县城居民面前,让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熏陶。
丰富“红色”廉政文化建设载体。该县充分发挥地域特色,“红·廉”结合,把“红色”文化与廉政教育相结合,以将军传奇经历、艰苦奋斗故事为内容,编印“红色”教育书籍,发放到全县党员干部手中,陶冶思想情操。把诞生在新县的《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红色”歌曲,编印成册发放党员干部手中,教育他们继承先辈遗志,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锤炼“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内涵。以发生在新县历史上的5.5万名英烈和革命先辈精神作为生动教材,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树立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革命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弘扬老区光荣传统,倡树“艰苦奋斗、恪尽职守、勇于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作风,积极培养新时期老区干部群众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锤炼“红色”廉政文化内涵。该县致力推进“红色”廉政文化建设,弘扬了革命传统精神,培养了新时代精神,倡树了“红城清风”,促进了魅力新县建设。近年来,新县经济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由1996年的全省末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51位;地方生产总值由1983年的不到1亿元到2008年突破4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983年的不到100万元到2008年突破1亿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等12项国家级殊荣和70余项省部级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