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直通车”服务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但是,“直通车”名不副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怎样让“直通车”真正直通?珙县于今年4月启动的“党群服务直通车”工程就力图破解这一难题。7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立体式整合:县到村直接互通
“我向镇上的‘党群服务站’反映村里交通受阻的事,当天就有政府工作人员来调查,县上多个部门还开了专题会议,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11月16日,珙县珙泉镇坝底村村主任周仲华说起他第一次乘坐县里“党群服务直通车”的感觉。
在被称为“党群服务直通车”大脑中枢的党群服务中心门口,记者看到有六家单位的牌子整齐地挂在大门的两侧。
“珙县于今年4月启动了‘党群服务直通车’工程,服务中心整合了全县隶属于18个单位的32个中心的职能,将40个行政单位、4个党群部门的行政审批和社会事务服务纳入中心,统一设置服务窗口开展服务。”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各乡镇、村(社)也分别成立了“党员群众服务站”、“党员群众服务点”,简化办事程序,为基层党员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珙县投入近40万开发网络服务软件,搭建起连接县、乡镇、村(社)三级的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了从县到村的直接互通。
红绿灯闪烁:县委书记直接监管
“按时办结,电脑上就显示绿灯;没有按时办结,就会显示红灯,红灯一亮电脑会自动生成消息通过短信发到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手机上。”珙县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指着电脑操作平台向记者介绍说,由于办结时限与红绿灯直接相连,各单位对办结事项非常重视,对办结时限看得很重。
为让老百姓真正满意解决的结果,珙县还建立了来访问题分析及回访机制,将回访情况上报县委,并与年终考核挂钩。
对于这一制度,珙泉镇坝底村的冯国连体会尤其真切。
“由于跨山漏水问题,1993年开始我们就不断找有关部门,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冯国连说,“以前总是我们追着部门请他们解决问题,现在有了‘党群服务直通车’,中心一直督办这件事,有关部门主动找我们解决问题。目前,村里的青苗赔偿、饮水等问题正在逐一解决,我们打心底满意。”
据统计,珙县党政服务中心8月5日正式运行3个月来,党群服务中心网络受理办理各类事项152件,热线受理办理各类事项95件,窗口受理办理各类事项3520件,即办件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