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辽宁铁岭市委26日发布公告称,关于派张志国担任有关办公室临时负责人一事,属铁岭市个别领导同志的个人动议。公告称,中共铁岭市委重申,迄今为止,中共铁岭市委常委会并未就张志国同志重新工作安排问题开会研究。市委责令铁岭市个别领导同志撤销关于委派张志国担任有关办公室临时负责人的动议。
有关说法前后矛盾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11月20日,铁岭电视台于晚间播报的“铁岭新闻”披露了原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因派人进京拘传披露西丰县丑闻的记者,且被传“后台硬”,此人被网友称为“最牛县委书记”)的新职务是沈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办公室副总指挥。今年2月,张志国因在西丰警察进京拘传记者事件中负直接领导责任而被责令引咎辞职。
张志国履新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引起全国关注。铁岭市委于24日发布公告称:“迄今为止,中共铁岭市委常委会并未就张志国同志重新工作安排问题开会研究,更未对其重新工作安排作出任何决定。”但铁岭市有关领导对记者称,张志国只是在某建设项目办公室担任临时负责人。
电视新闻有点暧昧
记者在铁岭采访时看到,11月20日被作为消息来源的铁岭电视台播报的“铁岭新闻”,是一条关于发展当地经济工作的会议新闻,报道中并未提到张志国的名字和身份,但是给了张志国一个特写镜头,他桌前的身份牌写有“轻轨办”字样。铁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卫亮称,沈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辽宁省重点工程,他本人是该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根据工作需要,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办公室由发改委、交通局等部门抽调的人员组成,“考虑到张志国正赋闲在家,就让他到办公室临时负责,帮助跑点具体事。”
应当建立复出机制
关于张志国担任临时负责人,铁岭市委一位干部说,张志国虽然是被责令引咎辞职,但他还是公务员,还是党员,还是有权利工作的。但也有群众认为,张志国这样一个“法治意识淡薄”的官员,辞职几个月后竟然又做上了“临时负责人”,令人不可思议。有的群众甚至怀疑,张志国当初的辞职只是为了暂避风头。
沈阳理工大学法学副教授邓卫卫认为,目前缺乏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造成地方党委政府在使用被问责官员时的随意性。中国刑警学院行政法学教授王丽英认为,被问责的官员已经是公众人物,他们的复出或者临时任职都应该公开透明,而不应该躲躲闪闪,也许正是因为张志国的“临时负责人”身份给人半遮半掩的感觉,才造成其在电视上露面引起这样大一场风波,引起公众的不解和猜疑。
○时评
前后矛盾令人真假难辨
在西丰警察进京拘传记者事件中被责令引咎辞职的西丰县原县委书记张志国,因在铁岭电视台节目中“高调”露面,而被媒体调查到其已“复出”,担任沈阳至铁岭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办公室副总指挥,从而引发了张志国“后台硬”“水很深”的猜测。随后铁岭市委有关负责人又称没有给张重新安排工作,他只是沈阳至铁岭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办公室临时负责人。这样前后矛盾的说法,不仅令人真假难辨,而且引发更多猜测。
谣言止于公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以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说法搪塞媒体疑问,把本来应该公开的事情搞得神神秘秘,实际是对人民知情权的不尊重。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消息,提高透明度,不仅是对新闻单位的要求,更是对各级党政机关的要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都应当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不回避矛盾,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更好地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据新华社、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