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重庆5年623年轻干部落马 59岁现象变35岁现象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以案明纪

        重庆5年623年轻干部落马 59岁现象变35岁现象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8日,重庆市检察院发布消息称,目前我市职务犯罪在年龄上出现新的变化,呈现出“35岁现象”,而传统的“59岁现象”已不再突出。从2003到2007年,我市检方立案查办的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有623人,占立案总数的16.69%。

            趋势 发案数逐年下降

            市检察院针对我市5年来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从2003到2007年,我市检方立案查办的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623人,占立案总数的16.69%。其中,2003年有159人,2004年有132人,2005年有112人,2006年有116人,2007年有104人。这一群体的职务犯罪发案数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在我市职务犯罪中所占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并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


            另外,检方在同期还查办了55岁以上的职务犯罪嫌疑人有317人,占总数的8.49%,传统的“59岁现象”已不再突出。

            特点 涉案金额普遍较高

            据介绍,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以贪污、受贿为主,涉案金额普遍较高,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的5件特大案中,35岁以下的就占3件。

            市检察院称,该群体行政职级普遍较低,大多是单位副职、基层站所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如万州区检察院4年来立案查办的该群体职务犯罪人员有33名,其中会计员、出纳员、保管员、采购员、代办员、营业员等一般工作人员有19人,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共性 嫌疑人文化程度较高

            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大专以上学历的占相当比例,整体文化程度高于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平均文化程度。如武隆县检察院这四年查办的该群体职务犯罪中,大专以上文化占了总人数的70.7%。

            调查报告还显示,该群体职务犯罪多发生在国企、金融等行业,且该群体职务犯罪中的财会人员女性较多。

            用途 赃款多用于赌博

            调查显示,该群体职务犯罪所得的赃款大多被用于赌博,如三峡库区某财政所会计擅自填写现金支票,以及利用开票收款的机会,挪用公款100余万元参与赌博,并全部输掉。重庆某公司财务会计杨某,先后将本单位的资金近100万元挪用,主要用于赌博。

            此外,将赃款用于社会交际和营利性活动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如某区一干部羡慕他人经常出入高档消费的娱乐场所,向往花天酒地的生活,于是私盖公章,冒充领导签字,挪用公款20万元,并受贿13万元。个案点击

            因赌球欠债套钱225万

            33岁副科长一审获刑10年

            因沉溺赌球,欠下数百万赌债,本有美好前途的沙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资产科副科长丁某,骗取我市某公司的信任,收取该公司225万元“土地出让金”用于还债。33岁的他在2006年8月被市一中院以诈骗罪一审获刑10年。

            据悉,丁某在市一中院出庭受审时只有32岁,仅大专文化的他通过努力于2003年被提拔为副科长。前途一片光明的他,却沉迷于网络赌球。为了赌球,他四处借债,不到1年,便欠下了200多万的赌债。

            为了还钱,他利用业务的便利,骗取我市某公司的信任,从而套得了该公司上百万的钱,用于偿还自己欠下的赌债。自知罪责难逃的丁某于案发后,到了检察机关投案自首。起诉时,检察机关指控他涉嫌的犯罪是贪污罪。(徐勤实习生朱希)

            新闻纵深

            “35现象”比“59现象”更可怕

            市检察院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认为,贪图享乐、沾染不良嗜好是年轻干部出现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而“35岁现象”比起“59岁现象”将会更可怕,因为它的潜伏期更长,危害性更大。

            市检察院称,有的年轻干部错误地认为,人在社会上的地位重要是通过金钱来衡量,因此在经济消费上与人攀比,他们为满足自己奢侈的消费,不惜走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犯罪道路。如万州区委党校出纳员张某与会计林某,在9年时间里合伙贪污公款达72.6万元,用于购买名牌商品,以及其它的奢侈性消费品。还有的年轻干部为讲感情,将公家的钱借朋友。其中,某酒厂出纳员鲁某,就是为满足男友赌博、开茶馆等花费,先后挪用公款14余万元,走上了不归路。

            快评:把“少壮派”列为预防重点

            目前,职务犯罪现象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疾病。前些年披露的腐败案件中,较多的是“59岁现象”:一批有权势的人在临近退休时狠捞一把,疯狂敛钱。而当人们对“59岁现象”不再陌生时,贪污犯罪年轻化的“35岁现象”又悄然登场。

            如果说“59岁现象”反映的是再不捞就没机会捞的最后疯狂,那么,“35岁现象”反映的则是得机会就捞的肆无忌惮。有数据显示,近年落马的“70后”、“80后”,大多是单位的业务骨干或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他们热衷于过奢侈生活、豪赌。由于法纪观念欠缺,这些“少壮派”腐败起来,胆子更大。

            遏止职务犯罪年轻化现象,既要“惩治于既然”,更要“防患于未然”。专家认为,应把35岁以下的年轻人列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强对年轻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完善基层选人用人制度,提高队伍素质,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并进一步加大对此类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惟有全方位推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各项改革与制度创新,才能让职务犯罪中的“XX岁现象”寿终正寝。(许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