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南江县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同志二三事
2008年11月27日,天格外冷。在办公室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得知爱唱《一剪梅》的王瑛同志离我们远去了,我突然感觉心一下子很沉很沉。我们十分尊重的王书记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大脑中积聚起来,一剪红梅形象更加清晰,使我永远也不能忘怀。
爱系红丝巾的王瑛部长,像红梅、像春风,给人温暖和正气
有人说王瑛看似柔弱,却一身凛然正气。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王瑛书记,还是2002年3月初。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早春的大巴山乍暖还寒,那时的王瑛还是南江县委组织部部长。因为我所工作的红岩乡,在当年的换届选举中,我由一个副科级干部被乡人大代表选举为正科级的乡人大主席,这在当时已经超越了赶场工委(撤销区公所后的过渡机构)的组织提名,所以县委组织部领导到红岩乡去专题调研,便于创新全县乡镇干部选举机制。记得与王瑛部长同行的有当时分管干部工作的邓林奎副部长和干练漂亮的党建办副主任吕华等领导。吕华也是一位女同志,对赶场片区工作十分熟悉。
这次调研所采取的方式,是组织部的领导先分别与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农村的人大代表个别交谈,详细地了解换届选举情况。当轮到王瑛部长与我谈话时,只见她,不高的个头,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确实很美丽:黑黑的眸子,弯弯的眉毛,温婉的目光,粲然的笑容,素雅的小花衣服,脖颈系着一条红色的丝巾。在素有“南江的西藏”之称的红岩乡工作多年的我,也是第一次面对面地与县委领导交谈,不免有些紧张。王瑛部长看出我的不自然,非常和蔼的对我说:“小杨,不要紧张,我们随便谈谈而已。……过去,我们也许存在一个误解,总认为乡镇换届选举一定要选举出组织上推选的同志才是圆满完成选举任务,一旦没有选出组织上提名的同志,大多是有问题的。但是,这次来,通过对你的深入了解,就完全改变了我的认识。我们通过认真调查了解,无论是机关的同志,还是农村的代表,大家一致对你评价很高,而且在选举过程中,你没有做过违反选举纪律的事。这就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只要你真心服务群众,为老百姓干出实实在在的事情来,你就能够得到群众的公认,哪怕组织上对你一时不了解,人大代表也会选出你来;二是一级组织或者一个领导,也不是对所有的领导干部都了解。我们的干部选拔制度还有待于改革创新,给真正肯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同志一个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合适位置。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队伍才充满活力,我们的干群关系才能真正密切。”
最后,王瑛部长还勉励我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如果在工作中或生活上有啥困难,只要能够解决的,一定尽力而为。我告诉王部长,自己爱人在另一个乡工作,因为在前两年大办交通时,为乡政府借贷资金数万,至今没有回收,听说最近干部交流,爱人也在交流之列,这样,几万元欠款就更加难以收回了。王部长一边仔细听,一边认真记笔记。她鼓励我说,夫妻两地工作,本来就有很多不便,加之乡级财力困难,工资不能兑现,借款欠账难以回收,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待赶场工委调整干部时,她也一定转告工委领导,先征求我爱人的意见。
在我站起离开时,不仅心里感到暖洋洋的,也忽然觉得这位个头不高的女部长格外亲切,形象也忽然格外高大起来。
爱唱《一剪梅》的王瑛书记,是良师、是益友,给人信心和力量
很多了解王瑛书记的干部都说,这位工作中的王瑛书记、生活中的王瑛大姐爱唱《一剪梅》。寒梅的傲骨正是在纪检战线工作多年的她最重要的品质,也只有梅一样的铮铮傲骨才能在反腐战线上不为各种诱惑与压力所干扰。其实,王瑛部长到红岩调研后不久就改任县纪委书记了。两年后的2004年8月,我也到了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自然与王瑛书记接触的机会就多一些。
记得有一个周末,我加班赶一个材料,很晚才回家,刚走出办公室,就听有人一边从楼上往楼下走,一边字正腔圆地小声唱着:“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亮你我。真情像梅花开过,冷冷冰雪不能掩没,就在最冷枝头绽放……”听到我走路的声音,歌声立即停顿下来,转过头来与我打招呼,原来是王瑛书记。我由衷地说:“王书记的歌唱得真好!”她淡淡一笑,又关切地问道:“政策研究室工作很重要哟!小杨啊,你现在适应了没有?”在我们一起从西佛山办公大楼往下走时,我知道她上午开完县委常委会,下午就与县委书记青理东一起在西佛山民工公寓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解决有关问题,使400多名农民工只需五毛钱便可住上一晚,从此不再露宿街头。“现在,随便上街走走!”王书记很随意地说。她告诉我,要搞好政策研究工作,既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又要树立真正的科学发展观,还要有全面的文化知识与写作技巧。南江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反腐倡廉、查处违法乱纪分子就是为发展保驾护航。所以,我们在研究地方发展问题时,既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也要符合南江的地方实际,特别要注重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这是我们搞政策研究的同志应该牢记的。告别王书记后,在“巴山背二哥”宾馆门口,我看到她被十几个“背二哥”热情地包围着,嘘寒问暖。我再次感到,这个个子娇小、戴一副眼镜、温文尔雅的县纪委书记,不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像大姐姐一样对待她周围的人,包括那些农民工也不例外。她走到哪里,哪里的人们就能感到一种温馨和热情。
洋溢着微笑的王瑛大姐,似秋色、似红叶,给人感动和震撼
在王瑛书记身边工作的干部,都知道她是一个一生都痴爱枫叶红的女子。有人说她柔媚似水,有人说她大气如山。她多情善感,每一个父老乡亲的疾苦都让她心痛;她满怀侠气,只要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无论是谁也绝不退让;对同事和下级,总是十分关心和爱护。2007年2月,早已检查出身患癌症的王瑛书记还一边抱病坚持工作,一边到医院治疗。我与一个在乡镇工作的朋友相约一起去巴城看望她,一袋时令水果,一束鲜花,如此而已。王书记起身来迎我们坐下,她虽然消瘦并憔悴了很多,但脸上依然洋溢着微笑,对我们说,没有关系,因为她坚信,只要自己坚守“毅力”二字,就能够战胜病魔。随即就转移话题,问我们两人的工作情况。还特别问道:“小杨,研究生毕业了吧?”在自己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记得我这样一个机关普通工作人员在读研究生,确实超乎我的预料。像姐姐一样的关切问候,一时让我有些哽咽。同伴说,为不影响王书记休息,我们早点走吧,不然不好赶车呢。
最后一次见到王瑛书记,是在2008年9月的一天。见王瑛书记从党政中心大厅往办公室走,我向她致以诚挚的问候,与她一同上楼,感到她上楼梯时显得十分吃力而缓慢,但步子很坚毅。她微笑着问:“小杨啊,最近又在研究什么呢?”其实,我就害怕领导问我“研究”二字,惶恐地回答道:“说不上研究,就是领导交给我一个关于底层冲突与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课题。”王书记停顿下来,饶有兴趣地说:“这个课题很有现实意义。县委青书记很有远见呢,交给你的这个任务很重要哟!在当前形势下,认真研究好这个课题确实具有重大意义。”
来到四楼,王书记停下来说,到我办公室坐坐吧。这是我第一次到王书记的办公室。房间很洁净,也很有秩序。我坐下后,她一边与我交谈,一边动手浇灌室内的花草。两盆兰草很旺盛,虽然王书记经常下乡,有时要去重庆医院治疗,但她的同事都知道她的习惯,所以把兰草照管得很好。她认为,兰草“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我们做人处事也要“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当她坐在办公桌前打开电脑时,又微笑起来:“我看了你撰写的很多文章呢,大都很有见地哈。”她见我带有疑问的神色,淡淡一笑说:“我可以通过电脑搜索到啊。”她随即打开新华网理论频道上《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公平的对策初探》一文说:“这就不错嘛。你一年撰写了这么多文章,这与你的个人勤奋努力分不开。继续努力干吧,绝大多数领导都是喜欢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同志呢。”这句话将让我永远铭记在心。王瑛书记,在你心里,南江,是你永远的故乡;这里,有你深爱的人民;这里,有你喜爱的光雾山红叶。
王瑛书记是一位知识型的领导干部,非常注重了解、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偶尔也上网查阅资料。她思想解放,思维明晰,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创造了在全国都有积极借鉴意义的南江经验。诸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县执法机关中开展“三最佳”创评活动,即由服务对象、单位职工、社会各界代表参与评选最佳执法单位、最佳执法领导、最佳执法人员,对当选者予以重奖。又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将“三最佳”升级为“五个零”:面对面投诉,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召开专题听证会,干群关系零隔阂;开展“三最佳”创评,监督监察零空档;评选诚信先进,再塑形象零起点;实行投诉查结制,案件查处零搁置。毫无疑问,这些典型经验,与王瑛书记的勤学勤思是分不开的。
我所认识、了解和熟悉的王瑛部长、王瑛书记,把她的美好青春奉献给了南江,奉献给了光雾山下的人们。有人说,光雾山最美是秋色,秋色最美是红叶。不错,喜爱红叶的王瑛书记静静地回到神奇的光雾山下,回到大地的怀抱,但她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将永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