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从苏南和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50名年轻干部,到苏北、苏中艰苦地区挂职锻炼。这是该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的一项重要举措,值得借鉴。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应“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这既为我们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也为我们培养锻炼干部指明了方向。年轻干部朝气蓬勃,科学文化底子好,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但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实际领导经验不足,对党的优良传统作风需要深入了解,这就更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和安排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艰苦环境成就事业、造就人才,年轻干部要有勇于到复杂条件下、艰苦环境中工作的精神。要看到,越是条件艰苦、环境复杂,越能磨炼干部的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挑过千斤重担的干部,挑八百斤会很轻松;只挑过八百斤担子的干部,放上千斤担子,一定很吃力。年轻干部到艰苦地区挂职锻炼,在带领群众改变落后面貌的实践中,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更加紧密,精神境界就会不断升华,才华就会得以施展和显现。大量事实表明,凡是干出一番事业的人,无不是经过一番艰苦挫折、拼搏抗争才成长起来的。艰苦环境和条件,对人意志的磨炼、才干的锻炼、精神的洗练,是平常环境下无法比拟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到艰苦环境中锻炼,必然带给我们意志的磨炼,才干的增长,精神的富有;必然带给艰苦地区面貌的改变,人民的富裕,社会的发展。诚然,对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来说,也要“格外关注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这既是对各地干部艰苦创业的肯定,也是鼓励大批年轻干部到艰苦环境中锻炼的一种激励。 (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