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廉政了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勤廉楷模

        《廉政了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眉山市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纪实
        ◆梅  纪   姚永亮

            “88分!”

            这是今年初,眉山市纪委和市监察局组织的软环境测评中,当地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普通市民、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届人士为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在眉金融部门满意度打分后得出的平均分。

            而上年的满意度平均分只有77分。

            “能达到85分以上,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眉山市纪委干部介绍说,发出同样多的测评表,今年回收率比去年高27%,市民参与的积极性高,大家用行动为眉山的软环境建设投了肯定的一票!

            满意度上升的背后,正是近年眉山市不断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结果。

            今年6月,眉山市被中纪委“三公开”办公示为全国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坚持为民理念,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四川新希望乳业集团阳平分公司负责人提起投产不久的国家学生奶项目,感叹:“这都是政务公开给我们外来投资者带来的好处。”

            去年,该公司向洪雅县提交投资9600万元的学生饮用奶项目行政许可申报材料后,该县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于当天下午即到公司现场办证,仅用20分钟就办结了原来需要20天的12个行政许可手续。

            过去在眉山市,一个城市建设项目审批要过26道程序,盖26个章,收费项目多达16项70多个子项,而现在只需要一道工序了。这同样是该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实行政务公开,以实际行动打造投资软环境中,创造性地使用“一章制”、“一费制”、“收费下限制”、“现场办公制”,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带来的变化。

            2001年,眉山市按照“先行试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求实创新”的工作思路,开始实行政务公开工作,在全省率先汇编了《政务公开内容目录》,初步实现凡行使行政权力的各类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都实行全面公开,有力地维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寓公开于服务之中,这是眉山市推行政务公开的一个显着特点。该市普遍推行重大决策公众听证和专家咨询制度,明确决策听证、咨询的范围和程序,初步形成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的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在城市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公益项目收费标准等决策出台前,召开听证会、咨询会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公众听证范围从价格听证为主向市场监管领域拓展,既让群众知情、参与、监督,又切实弱化公权机构自由裁量权。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上,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探索实行“阳光支付”和“绩效预算”,推行“银行代收、财政统管、集中支付、全程透明”的财政管理办法,财政评审并公告财政投资工程,有效解决乱收乱支、暗箱操作等问题。

            招投标交易是大家最关心的环节。该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建设工程发包、国有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转让等面向社会阳光操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2004年彭山县白庙砂石矿拍卖成交价为每立方米25.1元,创当时全省最高单价。2006年1月洪雅县老汞山磷矿探矿权被湖北投资商以1150万元竞得,超过底价10倍。

            在纠正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上,制发了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办法、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土地征用和补偿安置均采取“两公告一登记”制度,公告征地范围及补偿安置方案,并逐户登记造册。1999年以来,全市经批准征用46宗1.48万亩农村集体土地,涉及17.8万人,应补偿各项资金34025.4万元,无一拖欠地全部兑付到位。

            市委在近两年还连续出台《进一步改善发展软环境的决定》和《以良好作风深化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人民为先、人民为大、人民为重。40多个政府部门积极探索建立“一章制、一费制、一站制”,对服务内容、标准、程序以及违诺责任作出公开承诺,通过本地新闻媒体集中公布,并汇编成册印发服务对象。同时,每年还举行发展软环境测评,由服务对象和市民对部门量化打分,纪检监察机关牵头综合评议;发展软环境测评结果占被测评对象年终目标考核分20分,并与干部奖惩挂钩;测评中搜集到的市民和企业的建议意见转部门单位认真调查剖析,提出对策措施,落实整改并反馈。

            把握惠民原则,拓展政务公开领域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该市牢牢把握“工作要推进,群众得实惠”的惠民原则,不断把政务公开拓展延伸到公共权力行使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逐步形成全面覆盖、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拓展到党委和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市委重大决策,常委会前广泛征求部门和基层意见。人大、政协对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人大常委会议题审定及时上网公开。检察机关在全省率先推行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公开审查听证制度,收到良好效果。纪检监察机关对部分案件进行公开审理、申诉听证,审理对象旁听审案全过程,并可在结审前辩护,保障了知情权与申辩权。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建立全过程公开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打破干部选拔任用封闭传统,实行民主推荐、竞争上岗、考察过程预告公示、通报结果、任前公示;在全国率先推行常委会票决任免干部、全委会票决党政正职制度。几年来公示任命处、科级干部500余名,公开招考处级干部21名、试用后取消任职资格2名,公开推选正处级领导干部3名。

            延伸到乡镇基层。建立巩固的公开阵地,利用公开栏、广播、会议资料、通告等形式,按期公布政务、财务、事务三大内容,做到时间、内容、程序、形式、管理五规范,并设置回音壁反馈问题的办理情况。土地使用开发、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决定、决议,实行文件归档,方便查询。定期公开乡镇财政预决算执行情况、债权债务情况、机关财务收支情况、粮食直补、农机直补、救灾救济款物、支农惠农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和优待抚恤情况等。依法选举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每年组织村财务审计,对群众的疑问随时审核并通报。

            推进到公用事业领域。2002年以来,全市公用事业单位普遍推行办事公开制。全市506所学校全面推行校务公开,收费实行“一册一据一证”和公示制度,统一制作张贴收费公示牌、宣传资料,将教育“一费制”宣传卡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22个县级以上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医疗价格公示制和门诊医疗、住院费用清单制,保护了病人的合法权益,医院信誉度明显提高,医患纠纷明显减少,满意率达95%以上,受到国务院纠风办、卫生部的高度评价。电力系统将政务公开和行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推出“一站式服务”和大客户代理制,全面推行“三公开、四到户、五统一”和《城乡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标准》。邮政、通讯、供水、供气等单位采取“一册两栏三卡”(服务手册,对内对外公开栏,便民卡、联系卡、承诺卡)形式,公开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和收费标准等。

            打造便民平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002年开始,该市立足便民积极打造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了市、区县政务服务中心,率先推行ISO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实现“阳光审批、一站服务”,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民。

            归并职能,集中许可。把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的行政许可职能集中归并,在不增加人员和机构编制的情况下,组建行政许可科,并整体进入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许可项目除极个别有特殊要求的以外全部纳入集中办理,成为全国政务服务的一大创举。进入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出具授权委托书,把行政许可终审权下放给行政许可科长现场审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办事环节和办事程序的精简,引起了各地同行的广泛关注。

            效率至上,阳光作业。实施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对持有《眉山市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行证》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一律集中发卡办理,实行“集中会审、资料共享、同步办理、一次办结、统一送达”的并联审批方式特事特办,并可依照服务对象要求,开展代理服务和上门服务。将行政许可程序划分为受理、审查(资料审查、现场检查和复核)、审批和决定四个环节,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实施多元监督,每一环节完结后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上网公开,接受许可相对人和社会查询和监督,有效提高了行政许可过程的透明度。目前,所有行政审批(许可)项目的平均法定时限24.2个工作日;平均承诺时限7.4日,实际平均办理时限稳定在2.3日左右。

            完善体系,规范管理。中心加强日常监督考核,通过电话、互联网、窗口接待等方式受理投诉,部门窗口服务情况逐月上报。同时,市招标投标交易中心、市政府信息中心等一些中介、公共服务机构也先后整体入驻中心以提供便民服务和信息服务资源共享。设置了由财政部门统一监管的收费处,以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入驻银行,行政审批(许可)项目收费全部在银行窗口缴存,有效根治了两头收费行为。

            拓宽渠道,强化督察。建立政务公开督察小组,制发《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通过投诉箱、意见簿、监督员等方式监督,对反映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立市长预约接待制度,开通“市长信箱”、“市长热线”,架起政府沟通社会、服务群众的桥梁,累计受理来信来电2万余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险重问题500余个;探索在电视台互动点播频道开设《阳光政务》专栏,群众只需拨打热线即可免费点播查看相关内容,方便办事。建立群众咨询投诉的回复机制,及时向社会反馈信访、咨询答复和整改落实情况。市纪委开通24小时值班的投诉热线844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