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说了一句话,“在深圳,请首先监督我”。我想这样说的人不止李书记一个,李书记也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原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同志也说过“在山东首先监督我”的话。目前的问题不是我们监督不监督的问题,而是我们拿什么监督你,我的领导!
“一把手”监督难、难监督,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为什么要监督“一把手”?为什么要把监督“一把手”的问题提出来,原因就是“一把手”位高权重,监督起来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如何实施有效监督,现在还没有很成熟的办法和路子。而且,“一把手”一旦出了问题,影响和损失都是巨大的。
领导号召对其进行监督,难道真的就有人出来监督?就能有效的监督吗?未必。原因呢,我想大家只要读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就能悟出一点道理来。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一把手”何尝不是如此,有人“私”之,有人“畏”之,有人“有求”之,谁能批评?谁能监督?何况现实给我们显示的一面是监督批评者的可悲下场和结局,如同郭光允一般,几近于丢掉性命,8年遭遇种种迫害,没有人身的安全与安宁的日子,更不要奢谈进步发展了。所以人们也就不得不“三缄其口”了。
监督有什么好处呢?从私人的角度看是没有的。监督一个一般干部也要掂量掂量,何况监督“一把手”呢?所以高声喊“在xx,首先监督我”,恐怕敢于监督的人是寥寥无几的,除非是有特殊的情况和原因,牵涉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否则大抵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其实,许多的领导干部也是看到了“无人监督”的事实的,所以也就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不是说过嘛,“官做到我们这一级,也就没有人管了!”他说的是一个事实吧。一是监督渠道不畅通,群众监督不了;二是上级“天高皇帝远”,监督不过来。在有就是我们过去的传统观念,“民告(监督)官”或者下级找上级的茬,首先就输了一步。因为上级往往更相信的是“一把手”,更采信他所说的是真实的,弄不好监督者就是“诬告陷害”,就是无中生有的捏造。不是“言者无罪”,而是“有罪”。
监督与被监督之间是失衡的,这一点已经决定了监督的弱势地位。我们拿什么来监督你呢?领导!所以,无论“一把手”如何表白“首先要监督我”,恐怕也没有几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人敢于这样做。就如同“狼来了”、“狼来了”喊多了一样,是不会有人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