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玲,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财务处原副处长,因犯受贿罪2003年10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前不久陈春玲在哈尔滨市检察院和市委党校组织的警示教育活动中所作的现身说法时说:能够抵御金钱的诱惑就不会成为囚犯。
从一名普通的女会计成长为精通财务管理的处级干部、高级会计师,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陈春玲有着让人钦佩和羡慕的过去。然而,在金钱面前,她终究没有守住防线,走上了犯罪道路,写下了令她悔恨一生的人生败笔。面对铁窗残月,她才有如此忏悔、如此感悟,尽管晚过“三秋”,但也算是她的亲身感受、发自内心的“实话实说。
细想想,陈春玲的悔悟之语,茶余饭后,确实值得我们的官员反思、品味、警醒。在当今社会,官员面临的各种诱惑无处不遇,无时不有,而金钱的诱惑则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诱惑,只要你稍一动心,就有可能乱了阵脚,陷了进去,以致一步步地走向深渊。
由此让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话:“金钱能够压弯人的脊梁。”面对金钱的强力诱惑,陈春玲没有挺直脊梁,把住欲望,最终将自己奋斗了几十年来之不易的红色档案改写成了犯罪分子可耻的黑色档案,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然而,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为什么有的人就能顶得住,有的人却经不住引诱呢?归根结底还是自身的自控能力问题,是道德修养、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上出了问题。
记得春秋时代的圣人孔夫子曾经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左传》上也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人得了一块美玉献给本国的大臣子罕,子罕不要,献玉者就解释说:“我曾请专家鉴定过,知道这是一块珍贵财宝,才敢献给您的。”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就像你以美玉为宝一样,如果你把美玉给我,我接受了,我们就要丧失各自的宝贝,不如你不送,我不收,咱们都各自珍贵自己的宝贝吧。”
我想,这一典故生动地告诉我们:不贪,才是杜绝滑入地狱最珍贵最灵验的宝贝;不贪,才能忍住不义之财的诱惑。当代大诗人郭沫若也曾有诗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些虽死犹生的人,不是他们富有金钱,而是他们富有高尚的道德精神,富有明确的金钱观和达观的生活态度。
可见,钱之所以能够动摇人的心理防线,原因不在钱,而在人。因此,我们绝不能把陈春玲的悔悟之语当笑料,一定要保持清醒,记住生活中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一定要警钟长鸣,记住比钱更强大的力量是坚定的信念。钱能解决衣食温饱,也能体现人生的报酬与价值,但若追求的方向和目标“错位”,钱就会成为犯罪的工具与载体,成为通向地狱的敲门砖。
所以,只有深明此乎,才能引以为戒,在金钱面前“坐怀不乱”,将脊梁挺得笔直。否则,陈春玲的今天就会是你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