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茂军
邻水县纪委、监察局针对全县信访举报数量居高不下,新“三访”(越级访、重复访、群体访)事件频繁、赴省进京上访屡屡发生的实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采取了十大措施:
一、建立网络
建立了信访举报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县上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不稳定因素和信访突出问题排查处理领导小组;全县45个乡(镇)也成立了以纪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县521个村(居)均建立了以村居支部书记为组长、纪检员为副组长、廉政信息员、廉政监督员为成员的信访调解处理小组。各乡(镇)纪委和信访、司法、综治、维稳等部门实行合署办公,实现了职能上的融合,力量上的整合,工作上的配合,信息上的汇合。
二、畅通信息
加强“预警”处理,各单位都确立了信访稳定工作信息员作为“前位哨”、“电子眼”,加强对不稳定事件的监控。各乡镇纪委和各部门纪检监察组织对信访举报和不稳定事件能处理的早处理,不能处理的密切掌握事态发展,及时报告,由上级党委、政府组织相关单位及时处理,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整合资源
在全县推行纪检监察联片联组工作机制,整合了纪检监察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全县共建立了9个乡(镇)纪委片区工作组,9个县级部门纪检监察联合工作组,做到“六个明确”:明确了联组联片工作指导思想、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方式、工作制度、工作经费。把调查核实片组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信访举报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
四、扩大渠道
在全县开通“信访绿色邮政”,邮资由县纪委监察局承担;在县委办公楼醒目位置设立了固定的“邻水县纪委监察局党务政务公开栏”,对委局的机构职能、领导班子、信访工作机构、办公地点、联系电话等事项进行全面公开;在委局信访室设立了接待室,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开通了“邻水廉政网”,设立“网上举报”栏目,公布了举报电话;公开了书记和局长电子信箱。
五、强化责任
对全县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进行摸排、分类和建档,并逐一分解到相关单位,明确了具体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员,要求其在限定时间内,认真加以解决和处理,及时开展下访和回访。委局把解决处理信访举报作为各单位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党员干部年终考核、评先评优、交流提拔的重要指标。
六、突出重点
对信访举报工作,“善弹钢琴”,分清轻重缓急。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为重点,越级访、重复访、集体访、信访老户反映的问题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为重点,认真加以梳理;建立了重点信访问题档案,做到家底清、情况准、问题明;制作上墙了“邻水县重点信访问题解决处理标示牌”,标明重点问题解决的时限、进度和责任人员。
七、提高质量
运用纪检监察信访信息管理系统,对信访举报实行规范化管理和跟踪督办;每年分批次对纪检监察人员进行轮训,提高办信办访能力;强化初信初访办理基础工作,严格把握办信程序,正确运用政策法规;办信办访人员积极思考,勤于调研,直面矛盾,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了办理信访的质量,减少了信访积案,群众信访数量迅速下降,全县上访多发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八、严肃纪律
认真解决在信访维稳工作中认识不够、领导无方、组织不当、措施不力的现象,特别是严肃查处领导干部在抓信访稳定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将重点抓好信访举报工作的督察督办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绝不姑息,绝不手软。
九、完善制度
建立和完善了抓信访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初信初访责任制、领导干部接访办访包案制、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制、律师参与陪访制、限时办结制、吸收群众代表参与办信、回访及信访结果公示制、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失职渎职责任倒查制等14项制度,规范了信访工作的办理。
十、正确引导
通过电视、广播、宽带网络等传媒,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正确的信访举报方式和程序,规范信访行为,减少了越级上访等事件发生。对不依法上访的给予批评教育,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作者系四川省邻水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