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巴中市廉政文化进学校研讨会在平昌县召开。市纪委副书记吴显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马云以及市教育局、市文体局、团市委等市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吴显明、马云在会上强调,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源头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必须高度重视,深入推进。
三县一区纪委监察局分管宣传教育的领导、宣教室主任以及平昌县相关部门、县城部分学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平昌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刘谦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雷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万国莅临会议。研讨会讨论发言热烈。在听取了大家发言后,吴显明、马云作了讲话。
吴显明指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省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工作力度,对腐败分子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查处了一批大要案件,取得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甚至呈现出局部蔓延的趋势呢?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落后腐朽的文化影响和侵蚀。实践证明:反腐败不仅是政治上的斗争,而且是文化上的较量。中央提出“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的要求,目的有两个:一是要通过廉政文化的宣传、引导和熏陶,克服陈旧观念,消除陈规陋习,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占领社会“市场”, 形成一种“强势”的舆论导向,帮助党员干部克服不良风气,抵制各种腐蚀诱惑;二是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整体效能,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道德环境和社会环境。
吴显明说,廉政文化进学校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一直强调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入廉洁教育内容意义十分重大,也十分迫切。一是担负责任重大: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传承着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二是所处时期关键: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启蒙形成的关键时刻。三是战略意义深远: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对于从小树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意识,增强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吴显明强调,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是一项播撒廉政种子的启蒙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在实践上:要做到“一个结合”:把廉政文化和学科教学、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两个贴近”:贴进师生,贴近生活。体现“三个特征”: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做到“四个不加重”:不加重学校的负担,不加重教师的负担,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加重家长的负担。“五个坚持”:坚持遵循规律,潜移默化;坚持正面教育,熏陶感染;坚持依托教学,形成合力;坚持便于操作,着眼实效;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开。
吴显明要求,要建立健全廉政文化进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宣传部门统筹规划,教育部门牵头,文体、团委配合,依靠学校师生支持和参与的廉政文化进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完善机制,确保廉政文化进学校取得实效。
马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中央《惩防体系实施纲要》要求“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农村”,充分说明加强廉政文化的重要性。廉政文化进学校是廉政文化五进的主要内容。要把廉政文化进学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效工程,深入扎实推进。马云强调,当前,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廉政文化理念,构建“大宣教、大教育”廉政文化进学校格局。各级宣传教育部门要充分认识廉政文化进学校的重要意义,自觉把学校的廉政文化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采取措施使廉政教育进课堂、进书本,入脑入心。二是创新廉政文化机制,增强廉政文化进学校实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廉政文化进学校的领导、投入、考评、长效机制,推进廉政文化进学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三是高扬时代主旋律,自觉走出廉政文化进学校误区。要把握规律性,注重针对性,增强时效性,以正面宣传为主,反面警示宣传慎之而少。
会上,与会人员参加了平昌县《中小学廉洁教育读本》赠送仪式,观看了平昌县廉政文化进学校专题片,听取了平昌县经验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