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样本涉及的落马官员为局级(含副局级)及以上的党政干部和国企负责人,案例来自2006和2007年公开宣判并见于新华社、《检察日报》以及各地党报的公开报道。——法制晚报
据说在“59岁现象”之后又出现了”29岁现象“,该用“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解释?插图/谢峰
中央掀起的一个又一个“反腐风暴”,让一大批贪官无处可逃。随着打击力度的不断增大,贪官们的“藏猫儿”行动也越来越快地现形 插图/谢峰
与2006年相比,2007年宣判的贪官年轻了1.7岁,涉案金额却增加了不少。
本报(注:指法制晚报)对2007年落马官员进行的数据统计中,共涉及案例51起。性别统计的有效样本数为49人,其中男性人数为47人,占总数的95.9%,大学学历的占76.5%。
被查干部多数都有受贿行为,受贿金额平均值为253.29万元。与2006年相比较,2007年落马贪官平均年龄下降1.7岁,为53.3岁。
贪官模样·年龄
年纪轻了平均年龄53.3岁
在本报统计的2007年51个案例中,我们查到了49个案犯的性别,其中男性人数为47人,占总数的95.9%。
在年龄构成上,2007年贪官年龄有效样本为33个,其中在51-55岁之间的人数达到14人,占总样本数的42.4%。在2006年的43个有效样本中,犯案最集中的年龄段为56-60岁,占总样本数的32.6%。2007年落马贪官与2006年相比较,平均年龄下降1.7岁,为53.3岁。总体趋势表现为,贪官年纪更轻。
专家观点
50多岁成腐败危险期
贪官年龄分布曲线
中国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一般而言,起初阶段官员们都是意气风发大干事业,打基础。等其到了50多岁,一方面地位高了,关系网形成;另一方面,长时间的环境影响,很容易陷入骄傲自大、胆大妄为、心灵空虚之中,加上快退休了,容易产生捞一把的想法,因此,50多岁成为腐败的危险期。
贪官模样·学历
学历较高 干部出身居多
落马贪官学历呈现较高态势,干部出身的比例也更高了。
在2007年落马贪官出身统计中,有效样本为31个,其中干部出身为15个,占总样本数的48.4%。在2006年的出身统计中,有效样本为27个,其中干部出身为5个,占总数的18.5%。
专家观点
选拔官员要德才兼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邵道生研究员分析,贪官污吏并不是一个生下来就坏的坏人,相反的,他应该是"有本事的人"、"有能耐的人"。
而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好官、清官,主要是决定于一个人的品性是不是高尚,是不是大公无私,是不是能立党为公,是不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品性,属于"德"的范畴。
因此,选拔官员不仅要看能力,还要考察人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