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昌县2008年廉政文化进校园演讲比赛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来自响滩中学的初三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圣贤书,立廉政志》。
我喜欢读一些先贤的文章,觉得对我的启发很大,也让我惊叹中国先贤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虽不是圣人,但总当洁身自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志向立得高远,拒绝腐败的能力才可能增强。一个人即便没有“圣人”之志,起码的君子之道还要遵循。
中国古代格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淡泊,就是清简素朴,少一点私欲。这样,谋私的心不像火焰一样燃烧,浪花一样翻滚,酒醉一样燥热,而像镜子被擦拭干净,像池水被沉淀透明,高远纯洁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现。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干事业更需要耐得住清贫。方志敏的一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的最好注脚。历史告诉我们,无欲则刚,胡长清、成克杰作为典型的腐败分子为的是贪得无厌、骄奢淫侈。他们以权力为工具,追求享乐、谋取私利,权钱交易、权色交易,致使国家财产严重损失。与胡长清“情如手足”的“大款”周雪华在交代他们的犯罪“心路”时说:“我是一个钓者,把有副省长之尊的胡长清钓住了。但有时又想,我也是一条贪吃的鱼,不正是因为他的权力,钓走了我的金钱吗?”
《论语》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说一个人要养成“吾日三省吾身”的习惯,日日反思行为,检点作风,及时发现不足与错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一个人清心寡欲,矢志不渝,这是人心向上的最好状态。然而很多时候,人心是浮躁的,东追西逐,不知所至,这样就容易自我迷失,就很难清正廉洁了,不如坐下来读一读古代圣贤的书,学习王者之道。。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一个可贵的资源宝库,有许多思想对今天仍然有教益。这个宝库不用,那就是“资源浪费”了。让我们一起来读圣贤书立廉政志吧
谢谢大家!
(指导教师:何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