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 芃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连日来一直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他们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职业和身份,他们或协助搜救、运送受灾群众,或照料伤员、搬运物资。他们叫做志愿者。
汶川大地震震动了神州华夏。灾区同胞的命运碰击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旋即,一场无须动员的战斗打响了———黑龙江的公司职员请假赶来搬运物资,唐山的农民兄弟自带干粮帮助救人,成都的白领成了“战地护士”……
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逃生的受灾群众加入到搜救者的行列,临县的村民送来生活物资,好心的的哥义务运送往返人员,热心的网友寻救怀孕的军嫂,从各地汇聚于此的人们为了抗震救灾、挽救生命各尽所能。
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关爱,在漆黑的雨夜里,在艰险的蜀道上,在哭泣的帐篷里,在无声的废墟中……志愿者们不抛弃,不放弃,灾区的每一个生命都是情之所寄,每一寸土地都是心之所系。
志愿者是国家的财富,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是民族精神不断振奋和凝聚力不断增强的体现,是正在成长成熟的公民意识的体现。汶川震,华夏振,灾难摧毁了家园,夺走了生命,却打不垮我们的精神。地陷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强大的志愿精神在大灾之下愈发昂扬高涨。
虽然更多的人因条件所限,不能赶到抗震救灾现场,但他们立足岗位、服从大局,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以各种有效的方式与灾区人民携手,共度难关。他们与志愿者一样,都是灾区群众的亲人,都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是为实现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社会和谐而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