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勤政是对管理者的本质要求。但实践证明,管理者只做到廉政勤政,也未必就能把所有的事情办好,甚至有可能把事情办糟、办砸,正如有的领导者决策失误、决策迟缓、决策滞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比一般的浪费大得多一样,对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来说,头脑糊涂与身子懒惰、不廉洁一样可怕。
由此可见,对领导干部而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既要廉政勤政,又要科学行政。必须努力做到抓廉政,不做贪官;抓勤政,不做懒官;抓科学行政,不做糊涂官,着力培养科学思维、决策、用人的基本能力。
着力培养敏捷科学的思维能力。领导者思维素质如何,对其决策能力有着直接作用。思维素质越高,方法越科学,奇谋良策就越多。因此,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有统筹全局的思考能力、战略意识和权衡利弊的决策能力,还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经验性思维基础上,多些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性思维。这样看问题才能高屋建瓴,处理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着力培养科学的决策能力。领导者的首要职能是决策。决策正确,对人民大有益处;决策失误,好事就办不成,甚至会变成坏事乃至恶事。从一定意义上说,决策的对与错,取决于决策者和参与决策人的自身素质、眼光和智力。领导者知识结构单一,凭老经验办事,按常理想问题,思维面就会狭窄,决策上就容易人云亦云,带来决策选择的摇摆和偏差。因此,必须科学决策,多谋善断,统筹全局,着眼长远,周密思考。坚持科学决策程序,坚持民主,利用“思想库”,以有限之智招引无穷之智,以无穷之智助兴事业。要培养不尚空谈办实事的工作作风,着眼于从现实问题入手,从基础工作做起,注意抓大事,抓关键事,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着力培养公道正派的用人能力。决策是由人制定并贯彻执行的。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好人才。古人讲,要“近贤臣,远小人”。一些有才能的人,往往是不会阿谀奉承的人。要团结集聚人才,吸引使用人才,还要注意在不熟悉的人群里,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发现起用人才。使用人才,要打破以任职时间长短来衡量干部经验是否丰富、以任职经历多少来代替工作成绩大小的习惯做法。同时,还必须看到人才的差别。德有大小,才分高低。要根据人才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做到“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