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24日在纽约出席联大期间,与6家中文媒体负责人座谈。一位“老编”问:总理经常上网浏览,不知有没有看过您的粉丝网站“八宝饭”?温总理老实说:我上网主要是为了听取意见和呼声。我不希望宣扬自己,我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只能做好——让人民满意,不能做坏——那将是我的愧疚。(9月25日新华网)
“我不希望宣扬自己!”这句耐人寻味的话,让人感受到一位大国总理谦虚谨慎、不事张扬的人生态度。
“不宣扬”,古人曾形象地把它喻为“大智若愚”、“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并视之为美德。“不宣扬”的背后,隐含着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不宣扬”不是做作出来的,而是需要有厚实的“内功”作支撑。只有一个人的知识、阅历、素质、修养达到足够的积淀时,才能真正做到不说宣扬之话,不干宣扬之事,不逞宣扬之能。但“不宣扬”决不是消沉和保守。表面上看,不宣扬的人似乎缺少激情和锐气,其实,不宣扬的人很有自信,在其内心深处蕴藏着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处于低谷不颓废,遇到困难不退缩,一帆风顺不得意,成绩面前不炫耀,永远保持着踏踏实实、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生活态度和格调,以成熟、理性、豁达、自重、睿智处世做事。
老子曾告诫世人:“自见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夸者无长。”达·芬奇也说过:“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秆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低头向着大地”。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却偏偏喜欢宣扬自己、抬高自己。他们自感为人民做了点贡献,骄傲自满情绪与日俱增,于是飘飘然起来;有的随着职务的升迁、地位的提高、权力的增大,忘了自己姓甚名谁,目中无人,居庙堂之高不忧其民;也有的甚至因此而丧失革命气节,不惜以身试法。“我上网主要是为了听取意见和呼声,这对于我们决策有帮助”;“我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只能做好——让人民满意,不能做坏——那将是我的愧疚。”总理的这番话,对于那些“飘飘然”的干部来说,应该感到脸红、感到可耻。
我们党是立党为公的,“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真正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人,总是虚怀若谷、谦卑自处的,而营私谋利之徒则“鉴不能自照,尺不能自度”。因此,总理的“不宣扬”,应成为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