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不是彩虹,在雨霁后让人欣赏;民主不是灿烂的花朵,只明媚在窗前,民主是“官主”的死对头,是一种制度、一条底线、一种理性的羁绊,让所有“一把手”不太舒服,让老百姓倍感快意,民主必须渗透到我们全部的政治生活中。市委书记李仲彬近日特别强调“一把手”要树立民主意识、坚持民主决策、接受民主监督,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完全击中时弊。
“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一把手”的民主是民主进程中的一个死结,需要及时打开,民主才会走来。笔者前些年和本市某县委某部的一位老副部长讲到班子建设时,他就说,副职叫什么,就叫“莫啥子”,就是“没有什么”的意思,是说开会由“一把手”把话讲完了,再问参会的副职还有什么意见?大家都说“莫啥子”了,长此以往,“莫啥子”就成了副职们的代名词,这是“一言堂”的形象描述,也是专断者所把持的沉闷语境的痛心写照。
目前,“一把手”跟民主较劲的地方有三个:一是独裁性。极度觊觎“一把手”交椅,未得之前,辗转反侧,既得之后,独断专行。二是神秘性。故意玩深沉,说话眯着眼,说半句留半句,以模糊代替清晰,雾里看花,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是随意性。从个人感受出发,主观多变,喜怒无常,朝令夕改,将小权玩于股掌之间,如处无人之境。上述这三条,跟封建残余思想的特征高度相似,所以讲民主,同时也要反封建,五四运动拥护“德先生”(民主),就提出必须向旧政治猛烈开火。
讲民主和反封建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教养问题。教养是为政者的道德修养。列宁说过,一个在政治上真正有教养的人,是不会去贪污的。所以,我们是否也可以说,一个在政治上真正有教养的人是不会篾视民主的。关于民主,党的若干文献和在伟大导师那里,都可以找到很多精彩的描述和经典的掌故,哪怕就是在基层也不乏典型。前些年,在平昌县兰草镇差额直选镇党委书记的时候,群众站在镇上的大礼堂里,从上午九点一直进行到下午一点多才正式发选票,当领到选票的选民在啜饮民主甘醇的时候,忘记了饥饿,好多选民把选票藏在衣服下面,或者躲到汽车后面,或者躲到厕所里秘密填写选票,场面十分感人。在场的新华社四川分社一位副社长说,你看,老百姓还是很喜欢民主的,当官的最怕民主。所以,说群众不懂民主完全是一种托辞,其实民主很直观、很通俗,谁对于民主的漠视和亵渎,最终谁就可能是自己的掘墓人,也就是对李仲彬书记讲的那段“咒语”会写下一个生动的注脚。
但民主确实是一种很有营养的东西,不吃让人瘦弱,多吃让人发胖,所以,我们既不能搞极端民主,也绝不简化民主,要体现紧迫和渐进的统一。目前实现民主的路径也不会少于三种,一是强化自律,让民主成为一种良心和自觉,这是一种自我施救,也可以达到理想的彼岸;二是完善人代会制度,比如差额选任“一把手”,调整权力的来源方向,让真正的选举成为民主的最高形式,让当权者尤其是“一把手”不敢在公民面前摆谱,当然这需要胆略;三是坚持自上而下的直线制约的同时,必须加上自下而上的普遍监督,直至监督到当官者觉得自己这个“官”实在没有什么当头的时候,“肉食者”才会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人治才会基本退场。
让民主的光芒照耀你我,这是一种享受或是一种期待并且共勉。民主总是比专断要高尚得多,“一把手”应当摆脱自恋,变得更方正、更尊贵、更有品位、更具负责精神和更加充满魅力。有人抱怨民主,诚然,民主可能会影响效率,但专断必然带来风险。民主的光芒,照耀在专断者身上,就如同酷夏的骄阳,炙烤得让人焦渴难耐;照耀在芸芸众生身上,就如同严冬的太阳,让人感到温馨柔软,这是一个典型的悖论,也有些像康德的二律背反。然而,无论如何,民主毕竟是神圣而永恒的朗朗光照和一片灿烂的人文梦境,当我们为梦想而攀登的时候,民主是希望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