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江苏惠山一医院两职员利用管理漏洞吞公款百万元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史镜鉴

        江苏惠山一医院两职员利用管理漏洞吞公款百万元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江苏无锡惠山区一医院两名工作人员利用单位管理漏洞侵占公款百万元     

            顾红英、石锡香是一对好姐妹,同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前洲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班,一个是窗口收费员,一个是统计员。而顾红英的一次工作失误,石锡香的一念之差,让这对好姐妹双双走上了犯罪道路。

          顾念姐妹情,找到发财路

            无锡市惠山区前洲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集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乡村医院。该中心的业务量很大,6个收费窗口每天收取的门诊、住院等费用高达数万元。按规定,窗口收费员每天需把电脑中的收费日报表打印出来,连同现金一起交给负责汇总的收费员,由该收费员将现金存入保险柜,将日报表交给统计员石锡香。石锡香负责收集、核对这些日报表,并据此编制每月业务收入报表,提供给财务科。 

            2004年6月初,石锡香在统计当年5月份的业务收入总账时,发现5月20日由窗口收费员顾红英负责汇总的日报表有误,少交了2000余元。按规定,石锡香应马上将此事汇报给财务科,但考虑到自己和顾红英的私交很好,就没和任何人提起,而是私下找顾红英核实情况。顾红英称是一时疏忽,立刻补交了这笔钱。于是,石锡香在做账时把这2000元钱补到6月份的账上。5月份少了钱,6月份多了钱———对这样明显的出入,财务科却丝毫没有发现。 

            事后,石锡香和顾红英谈起此事,两人不由得感叹起单位财务管理的松懈。聊着聊着,她们萌生了一个想法:利用财务漏洞,给自己谋点外快。 

            暗暗定指标,每月拿3万 

            2004年7月中旬,石锡香和顾红英开始了第一次尝试。顾红英每天做两张日报表,但只把其中一张交给负责窗口汇总的收费员。窗口汇总只负责收,不负责核对,而最后归账的石锡香对顾红英的漏报心里有数,这部分钱就被顺利地截留下来。 

            第一次,顾红英隐匿了2000元,她和石锡香各得1000元。2004年8月和9月,她们又分两次拿了4000多元。见无人察觉,两人的胆子大了起来,从每月拿一次渐渐发展成每月拿几次,金额也越来越大。 

            2005年8月,领导让顾红英负责窗口汇总。顾红英在汇总时,随机隐瞒一个窗口的日报表,这个窗口当天的收费就成了她和石锡香两人的外快。2005年12月,石锡香查看自己私下记的账目,发现她们已经拿了10万余元,每人有5万余元进账。而当时她们全年的总收入也就3万余元。 

            稍做手脚就有这么高的收益,顾红英和石锡香经商量决定以后不再记账,每月定个指标,按指标拿钱。她们根据单位当时的业务量,确定了一个指标———每月3万元。实际上她们常常超标,连她们自己也弄不清楚每月究竟拿了多少。 

          拿钱已上瘾,师傅屡伸手 

            时间一长,单位开始有了顾红英手脚不干净的传言。2007年9月,顾红英被调到药房工作。调动的原因显而易见,但顾红英和石锡香并未想到收敛,而是绞尽脑汁想办法继续拿钱。 

            王娟(化名)是顾红英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在顾红英被调走后接替她的工作。因为是新手,王娟在处理业务时还不太熟练,为此,顾红英经常丢下自己在药房的工作,热心地跑到收费处帮王娟点钱、收报表。出于对师傅的信任,凡是顾红英经手的钱款和日报表,王娟都不再核对,钱直接入保险柜,日报表则任由顾红英拿去交给石锡香。 

            徒弟放心,给师傅拿钱创造了机会。顾红英按老办法隐匿现金,稍后便和石锡香分享战果。在她帮忙的三个多月里,单位的收入少了9万余元。不过这样拿钱风险大了很多,顾红英每次把现金揣进口袋时,手都止不住地发抖,她觉得自己干不下去了。2007年12月31日,顾红英辞职。 

            今日君再来,难瞒东窗事 

            顾红英走了以后,石锡香经常到离单位不远的顾红英家中探望,幻想着两人能再度联手。2008年3月29日、30日,窗口收费员敏丽(化名)休假。很平常的一件事,却让石锡香雀跃不已,她立刻发消息给顾红英:“你快来,收费窗口很忙。” 

            接到短信的顾红英心领神会,立即赶到原单位,借口帮忙重新坐在了久违的收费窗口前。短短两天,顾红英就隐匿了两张金额分别为2945.13元和4515.58元的日报表,并将钱和石锡香私分。没想到这最后的疯狂彻底暴露了她俩的罪行。 

            2008年3月31日,敏丽回单位上班,听说顾红英顶自己的班,便想在石锡香处查看自己的日报表,与电脑中自动存档的日报表核对,但石锡香坚决不肯。联系以前关于顾、石二人手脚不干净的传闻,敏丽立刻向领导作了汇报。 

            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分别找顾红英和石锡香谈话。见瞒不住了,两人只得承认确有隐匿现金的行为,并虚报了一个6万元的数字,表示可以马上把钱退出来,只求领导不追究。领导让两人回去等候处理。 

            收到一短信,被骗6万元 

            2008年4月3日,顾红英接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是:“请把那笔钱汇到建行账户上,卡号XXXXX。”正在发愁的顾红英立刻把这条短信当成了逃脱罪责的“救命稻草”,以为领导不再追究她们的事情,她马上联系石锡香,让她汇出6万元。 

            很快,石锡香办好了一切,两人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但仔细一想觉得事有蹊跷,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手机号码。再一经查询,发现汇款已被提走。她们怀着一丝希望打电话给单位领导,被告知单位并未让她们退出侵吞的公款。至此,两人才知上当,赶紧报了案。 

            面对检察官的调查,她们不仅如实交代了犯罪经过,还在短短几天内主动退出了80余万元的赃款。但这还不是她们侵吞的全部金额。办案检察官经过反复核对,查清两人共侵吞公款109.64余万元。 

            检察机关以涉嫌贪污罪将此案提起公诉后,2008年12月18日,顾红英和石锡香被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没收财产10万元。 

          贪欲迷心窍,梦醒悔已迟 

            说起顾红英和石锡香的上当受骗,办案检察官用“偶然又必然”来解释她们的行为。偶然在于诈骗短信出现的时机,必然在于两人当时的心态———做贼心虚。检察官介绍,不少犯罪分子在东窗事发时往往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查不到就是占便宜,试图以各种手法蒙混过关或逃避部分罪责,顾红英和石锡香的小额退赃行为正是基于这种心态。 

            在悔过书中,石锡香多次说自己是“鬼迷心窍”。不仅上当这件事如此,在拿钱动机上也如此。她家境殷实,夫妻俩收入稳定,还经营有一个烟酒店,认识她的人都说她节俭,平常连新衣服也不舍得买。她侵占的公款大部分被她用来投资基金。 

            “如果她们伸手前多一点理智,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办案检察官不无惋惜地说。但这一切,仅仅是如果。(作者:卢志坚  晓宇林 兴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