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九年告倒“三秦第一贪” 艰难举报庞家钰过程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史镜鉴

        九年告倒“三秦第一贪” 艰难举报庞家钰过程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作为陕西省新中国成立以来“落马”的最高级别的官员,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的案发表面上看似突然,实际却经历了长达九年的被举报过程。

            2007年1月18日,政协陕西省第九届二十二次常务委员会召开期间,庞家钰的省政协委员资格被撤销。据官方简要通报,鉴于庞家钰严重违纪,同时建议在10天后召开的政协陕西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撤销其省政协副主席职务。

            1月22日,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保庆在做客陕西新闻网时,就庞家钰问题首度做出官方回应——中纪委对庞家钰进行了立案调查,并报请中央批准开除庞家钰的党籍,建议撤销其政协所有职务。本案涉及违法的问题要移交司法部门进一步调查。

            2月5日,陕西省委向全省通报庞家钰案时称,目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与甘肃省检察院已介入此案,庞家钰任职期间所涉四项指控:其一,1997年至1999年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48万元;其二,违规批准设立宝鸡市财政证券公司(以下简称宝证公司),导致该公司累计损失达3.16亿元;在负责宝鸡市冯家山水库取水工程建设中,严重失职渎职,造成经济损失1008余万元;道德败坏,与有夫之妇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

            对于有着40年党龄和37年工龄的庞家钰,陕西省委的通报对其定性是:“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道德败坏,与有夫之妇私通,性质恶劣,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极坏社会影响。”

            此案早于2006年3月即已由中纪委着手调查。2006年9月15日下午,庞家钰在办公室被调查组带走,并连夜带到北京。直至此次公开通报,已历时10月有余。

            也正是看到陕西省委这份公开的通报,杨子青才长长舒了一口气。作为庞家钰案的坚定举报者,杨子青自1997年起以实名举报这位后来官至副省级的高级官员。

            腐败工程之利益链

            在杨子青长达九年的举报中,工程腐败成为其举报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有关部门在陕西省政协的内部通报,庞家钰案发主要由于宝鸡市冯家山水库饮水工程的腐败问题。

            作为关中最大的人工湖,冯家山水库因坝址设在宝鸡市宝鸡县桥镇乡冯家山村而得名。这座以灌溉为主,兼作防洪、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总库容3.89亿立方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解决宝鸡市民用水问题,政府决定开建冯家山引水工程。

            因此项工程事系全市百姓的民生问题,1996年引水工程动工建设时,宝鸡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冯家山水库引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时任宝鸡市长的庞家钰亲任总指挥,副总指挥兼办公室主任则由宝鸡市计委副主任李西来兼任,目前李也因同案已被查。

            宝鸡是仅次于省会西安市的陕西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西部着名的工业重镇。作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工程的冯家山水库饮水工程,实际承担着宝鸡市80%的用水供应。该项目于1996年动工建设,原本预算1.9亿元,计划两年竣工,但实际工期延长,投资增至3.1亿元,成了名符其实的钓鱼工程。

            早在1998年,当地即传出引水工程可能要出事,因为当时就有人对这个工程及庞家钰其他的问题进行举报。据一位当地官员介绍,负责此项工程的“引水办”一共有100多人,其中很多人都是李西来的亲戚、同学和朋友,而且那些人都在关键位置上。

            钱花费巨大,而工程质量如同豆腐。在1999年该工程刚刚建好时,主管道便连续爆裂三次,随后的2003年中秋节又爆裂过一次,2004年12月18日爆裂一次,每次爆裂都要使宝鸡市区大面积停水一到两天。最近的一次爆裂发生在2005年7月17日,主管道爆裂一个直径约80厘米的缺口,冲出的水头达7米多高,库区遇水灾,而市区再遭“水荒”。此工程在招致民怨不断的同时,亦引来对工程腐败的接连举
         
            根据宝鸡市、陕西省及水利部三方专家会诊,认定主管屡屡发生爆裂的主要原因,是输水管道设计未达到要求。根据设计,输水管道应该使用钢套管做管箍的高等级水泥管道,而爆裂之后检查发现,当年使用的管道内壁没有钢套管,而是细钢筋做成。据介绍,每次爆管,自来水公司都要花去修理以及赔偿费用三四十万元,而且还要招致因停水引来的市民的埋怨和谩骂。

            据调查发现,引水工程原本选定的是陕西红旗水泥制品厂的管道,该厂的管道质优价廉,但李西来却拒绝了其产品,而是由其亲属注册了一家皮包公司,舍近求远从兰州宏建水泥制品厂高价买管道。后又把兰州这家水泥制品厂引入,临时在宝鸡市郊租地雇工,土法制造了逾亿元的伪劣管道。

            值得玩味的一个细节是,2000年,冯家山引水工程管道连续三次爆裂后,时任宝鸡市委书记的庞家钰,一个市的“一把手”,竟然请假两个星期去美国看女儿。在庞滞留美国迟迟不归时,宝鸡已经盛传庞是担心冯家山引水工程等问题被查出而不敢回国,但庞在一个多月后回来了,当天即在宝鸡电视台高调亮相,以示“我庞家钰没事”。

            2005年7月第6次爆管事故发生后,陕西省电台资深记者刘鉴到现场采访后,播发了评论《这件事应该给人民群众一个明白的说法儿》,他问:“这项花费了纳税人3.1亿元修建的引水工程为什么像豆腐渣!谁应该为这不断发生的事故负责?”

            对于这件影响深远的事情,陕西省委的通报称,庞家钰在“兼任宝鸡市冯家山水库取水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期间,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工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管材,导致输水、引水管线多次发生爆管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此外,“庞家钰置领导责任于不顾,把国家财产和人民生活生产安全当儿戏,丧失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起码的党性原则和责任心。”

            经查证,作为一个投资数亿元的工程,从审批到建设过程,庞家钰其实一直掌控着财权、人事和资金调拨的决策权。根据陕西省委今年2月5日的通报,庞家钰“在负责宝鸡市冯家山水库取水工程建设中,严重失职渎职,引水、输水管线先后6次发生爆管,造成经济损失1008余万元”。

            在距宝鸡市区十几公里的一片荒芜的空土,部分当年剩余的管道裸露,其中有一个管道被钻了多个孔。据介绍,这是中纪委的人士取样留下的,这些废弃的管道将成为庞家钰一案的重要证据。

            2006年5月18日,在中纪委专案组进驻宝鸡仅仅两三天后,原冯家山引水工程副总指挥兼办公室主任李西来在家中被协助中纪委工作的宝鸡市纪委工作人员带走调查。并在2006年11月被刑拘。

            2006年9月庞家钰被调查之时,冯家山水库亦启动改造工程,并面向全国公开招标。此工程包括灌区干渠填方体、水闸两大块,资金则来自中央国债和地方配套。

          重提“宝鸡第一案”

            举报人杨子青所收集到的庞家钰另一罪证,则是史称“宝鸡第一案”的真实幕僚。

            据陕西省委2月5日通报,“经查,1997年至1999年,庞家钰利用职务之便违规批准设立宝证公司,宝证公司累计造成损失达3.16亿元”。

            此案正是“宝鸡第一案”,始发于1992年,当年成立的宝证公司在未取得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长期非法从事金融业务活动,搭车超发巨额国债,用于投资房地产、期货交易、炒股票等,致使9800多万元国家资金到期不能归还。该案涉及金融证券单位、党政司法机关近20余人,被检察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的涉案人员达15人之多。

            经法院查明,时任宝鸡市财政证券公司总经理胥宝生、副总经理夏嘉陵在职期间,先后两次非法收受他人“回扣”及贿赂现金共计370万元人民币,还数次挪用公款达470万元,用于其私人公司进行营利活动。其中时任宝鸡市财政局局长的李增邕也因玩忽职守罪,被宝鸡市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001年6月,胥宝生、夏嘉陵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两被告不服提出上诉,陕西省高院做出的终审判决中,夏嘉陵被改判死缓,胥宝生则被维持原判,并于2002年10月30日执行死刑。

            据介绍,胥宝生与庞家钰关系特殊密切,在庞家钰当宝鸡市晶体管厂副厂长的时候,胥宝生是市财政局工交科的干事,主要和企业联系,两人即有交往。据介绍,胥宝生违规超额发放国债后“财大气粗”,一掷千金,是否给庞家钰贿赂目前已“死无对证”。

            64岁的前宝鸡市财政局局长李增邕目前已出狱,他先后接受了新华社和《华商报》记者的采访,对庞家钰案发感到“大快人心”。李增邕证实,中纪委到宝鸡后曾叫他去谈过话,询问有关“宝鸡第一贪案”的相关情况。

            李向调查组人士介绍,宝证公司是由时任副市长的庞家钰亲自批准成立的,而按照当时各地国债发行的模式,各地政府主管领导要担任国债委员会主任,而庞家钰当时正是宝鸡市国债委员会的主任。在发行债券时,庞家钰还曾于1992年8月3日批示:“已和财政局李局长商量由财政局讲明政府同意字样,由财政局自己审批。”

            但在1998年问题败露后,多名涉案人员被抓时,庞家钰却突然称此事他什么都不知道,把责任全推到了李增邕的头上。在当时检察院在第一份起诉书中,有确凿证据能证明庞家钰批准该公司成立以及同意发行国债的情节,但提诉到法院后被打回。第二份起诉书中,删去了凡是涉及庞家钰与宝证公司关系的内容和字样。

            1999年,在被刑拘于千阳看守所期间,李增邕便写信给时任宝鸡市委书记庞家钰及其他宝鸡市主要领导,认为庞家钰担任国债委主任应负此案的相关领导责任,而他自己虽然是财政局局长,但无权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