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贪婪写就长恨歌——南京市粮食局原局长陈聚华受贿案剖析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史镜鉴

        贪婪写就长恨歌——南京市粮食局原局长陈聚华受贿案剖析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2004年9月19日,是南京市粮食局原局长陈聚华(副厅级)的54岁生日。过生日少不了礼物,以往每到此时,携红包上门贺寿的几乎踏破了门槛,可如今的生日礼物却是冰凉的手铐。因其在担任六合县(现为六合区)县委书记和南京市粮食局局长期间,利用职权,先后45次收受21人的贿赂计人民币55.7万元及字画2幅,违法所得人民币5000元。就在其生日前夕,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10万元。2004年12月15日,省高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受贿月黑夜  

            时下不少贪官,都有艰难的过去。陈聚华也不例外,出身农家的他,从小讨过饭,放过牛,靠着自己的奋斗和组织上的培养,他从民办教师、赤脚医生干起,一步一步地走上领导岗位,先后担任过秘书、乡党委书记、副县长、县长。1993年2月,他任六合县委书记,2001年1月,升任南京市粮食局局长。 

            有道是人一阔脸就变。当然,这个脸也包括别人的脸。有了地位,手握实权的陈聚华,当年讨饭时遇到的那种冷脸再也见不到了,见的多是笑脸。一些有求于他的人,特别是想开发其手中权力“金矿”的人,除了送笑脸,还送实惠,隔三差五地上门送这送那,联络感情。开始,陈聚华还有所警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诱惑的增多,他开始心猿意马:受不了烟熏,成不了佛,我等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当花朵忘记根时,便开始走向枯萎。陈聚华将曾在党旗下宣过誓的拳头松开来,伸向金钱。 

            六合县某燃料公司经理李明祥(化名),原本是一个农民。上世纪80年代初,他离地下海,到山西做煤炭生意,几年经营下来,生意倒也红火。他想多赚钱,又欲少交税,但山西当地不给退税待遇。他想起了当年在村里当会计时,结识了时任乡党委书记的陈聚华,如今官运亨通,当上县委书记了,手握重权,找他试试看。 

            1994年初的一天,刚从山西归来的李明祥,来到六合县城,找到陈聚华,介绍了自己公司的情况,提出如果六合能给予少交税或返税等税收优惠,他就把税交到六合来。陈聚华深知发了财的李明祥出手大方,觉得有利可图,便置有关税收政策于不顾,当即表示同意。后来,他与副县长郑崇新(另案处理)等人商定,并以县政府名义发文,每年给李明祥返税40%。 

            李明祥的煤炭业务量较大,返税40%,意味着每年将少交近百万元的税款。为表示感谢,他决定给陈聚华、郑崇新等人送钱。 

            糖衣炮弹往往在夜晚炸响。李明祥行贿也不例外,选择的是月黑夜。1995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他从家里取出6万元人民币,准备送给陈聚华。他深知时下不少当官的会作秀,明送钱不便收,便心生一策,从家中储藏室里取出两条中华牌香烟,从每条中抽出6包,装进3万元,再合上口。这样,6万元便巧妙地藏进了中华烟,接着又取出两瓶五粮液,趁着夜幕,摸上了陈聚华的家门,见面就说:“春节快到了,给领导拜个早年,送点烟酒表示心意!”说完,将东西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刚落座,便又听到敲门声,李明祥心中明白,主雅客来勤,他们还不是和自己一样!便知趣地起身告辞,临走时再三叮嘱:“陈书记,香烟你一定要自己抽啊!”其实,陈聚华并不抽烟,如此强调,岂能不明白。送走来客,夜深人静时,他打开香烟包装盒,两捆计6万元的簇新钞票露了出来。 

            就这样,每到春节李明祥都如法炮制,又连续给陈聚华送了两年,每次都是6万元,只是因晚上到陈家送钱的人多,他担心撞车尴尬,便改在凌晨上门。 

            六合县某局有家公司叫迎灿公司,法定代表人是该局副局长章福民(已判刑),此人搞经营没啥本事,花公款倒有能耐。自1996年公司开张以来,仅做了34万元的生意,就花掉公款670多万元。但公司依然活着,皆因章福民舍得在陈聚华身上使银子,有陈当后台老板。1998年,迎灿公司又陷入困境,急需资金,欲向县工商银行贷款200万元,工行同意贷款,但需要有单位担保。迎灿公司这副模样,没人愿意提供担保,情急之下,章福民又去抱陈聚华这棵大树。陈便让李明祥担保,李从内心不情愿,但又不好驳县委书记的面子,便说:“担保可以,不过万一迎灿公司垮了,我到哪儿要钱?你政府要给我反担保!”于是,陈聚华便违反政府部门不得为企业提供担保的规定,硬要六合县财政局为李明祥的公司提供反担保。2000年,迎灿公司因经营不善,无力还贷,李明祥为此找到陈聚华,陈便让县财政局支付100万元。为表示感谢,李明祥又送给陈聚华2万元。 

            从1995年至1997年,李明祥共给陈聚华送了20万元,给郑崇新等人送了40万元。他送鹅牵牛,除了少交税款外,还获得了六合县政府以财政奖励零散税源的方式变相返税230万余元。 

            1997年7月,六合县政府换届,时任县财政局局长的徐少群(已判刑)虽然名声不佳,但官瘾不小,想竞选副县长。参加竞选首先要被提名,他清楚,如果没有县委书记陈聚华打招呼,恐怕没人会提自己的名。但陈用人是“量财”使用的,首先得给其上贡。于是,他准备了2万元钱和一幅名画,在一天晚上悄悄地送到陈家,并说明了来意。其实,陈聚华并不喜欢徐少群,且心中早已有了人选,徐的提名没有列入计划。但他见钱手痒,还是将钱和画收下了。过了一段时间,徐少群见没什么动静,急了,便又在钱上加码,连续三次共送了1.9万元,结果,还是未被提名。拿了人家的钱,总得有个交待,陈聚华开了张“空头支票”安慰徐少群:“这次名额有限,你还年轻,以后会有机会的!”此外,他还让徐少群又干了一届财政局长。徐保住了财政局长的位置,想想也就算了,因为这是个肥缺,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呢! 

            翻开陈聚华的案卷,像这类捞钱的事比比皆是,在夜幕的掩护下,他演绎了一桩桩肮脏的权钱交易。 

            梦断平安夜 

            陈聚华穿“官袍”做“商事”,以权换钱,捞了大量不义之财,原以为钱多了,生活会怡然自得,实际上常有彷徨之感,生怕有朝一日东窗事发遭查处。为求得平安,他作起了廉政秀,平时衣着朴素,吃饭简单,家里装璜也不豪华。弟妹都在农村,也沾不上他的光。老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时常漏雨,年迈的老母亲还住在里面。弟弟要他给点钱修理一下,他却哭穷不拿钱。调任南京市粮食局长后,捞钱也有所收敛,不像在六合那样疯狂。然而,纸里包不住火,伸手总有被捉的时候,陈聚华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2003年8月,六合县财政局原局长徐少群、副局长陶立金(已判刑)受贿案发,审查期间,慑于法律的威严,他俩不仅交代了自己利用职权,收受贿赂的犯罪事实,还检举揭发了陈聚华、郑崇新等人的经济问题。据他俩反映,陈聚华对迎灿公司特别青睐,关爱有加,在他的软硬兼施下,财政局多次给该公司拨款,共给了190多万元,用于经营,然而仅一年多时间,这些钱就全部打了水漂。据说陈聚华与迎灿公司经理章福民的关系十分密切,这里面是否有猫腻? 

            这条线索引起了南京市纪委的高度重视,加之平时收到不少有关陈聚华经济问题的举报信,但因线索不具体、可查性不强而未能彻查。他们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弄清陈的问题。 

            调查人员首先找迎灿公司经理章福民谈话,此人也是贪婪之徒,以为自己的问题暴露,惊慌之中,不仅交代了贪污受贿2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还交代了为感谢陈聚华对公司的关照,多次向其行贿的问题。

            调查人员在调查中发现,李明祥也是迎灿公司的股东,在公司占15%的股份,便找李了解有关情况。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李明祥说出了他在经营燃料公司的过程中,为得到陈聚华的关照,享受返税的优惠政策,利用春节拜早年的机会,3次共送给陈人民币18万元。 

            通过一系列的外围调查,陈聚华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2003年11月14日,南京市纪委、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及六合区人民检察院抽调人员,组成联合专案组,对陈聚华等人的违纪违法问题展开全面调查。

            打草惊蛇。就在徐少群、陶立金被立案审查的时候,陈聚华慌了神,自己平时与他俩往来密切,收过贿赂,如今他俩案发被查,岂不要拔出萝卜带出泥,将自己牵进去! 

            陈聚华苦思对策,为争取主动,他决定拿出部分赃款帮助老家改水,造成钱已用于公益事业的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陈聚华的老家在六合县马集乡唐庄村,这地方是山区,缺沟少渠,每逢干旱就闹水荒。当年任县委书记时,村支书等人曾上门求他批点钱为村里通自来水,哪知他不同意,还打着官腔说:“县里财政困难,拿不出钱。再说,全县喝不上自来水的村庄多着呢,不能因为唐庄村是我的老家就得到特殊照顾!”几句话就把乡亲们打发了。如今眼看祸事临头,却突然对家乡的改水热心起来。其实,老家早已通上了自来水,但他仍要锦上添花,胡乱编了个假名,汇给唐庄村8万元。 

            数月后,听到纪委调查自己的风声又起,陈聚华故伎重演。11月23日,他又以“魏康民”的名义,向唐庄村汇款10万元,用于更新自来水设备。汇款那天,恰逢休息日,承办单位不办公,他急不可待,再三同有关人员协商,才将钱款汇了出去。 

            陈聚华满以为,无偿捐钱,造福乡亲,就能抵消自己的罪恶,就会给自己带来平安。其实,这只不过是他的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