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马迹背后隐藏腐败大案
2008年12月25日,湖北省武汉市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整整一层楼的办公室内,几乎看不到侦查员。“都在上案子!去年一年,我们40多名侦查员办理的大要案就多达40件!”反贪污贿赂局负责人介绍说,“口区原副区长郑朝忠(副厅级)受贿案就是其中一件,这件大案是通过网上一段视频浮出水面的。”
2007年底,网上出现了一段四人打麻将的视频,有人认出其中就有时任 口区副区长的郑朝忠。随即,纪检部门对其展开了调查。调查期间,郑朝忠交代了违纪违法问题。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反贪干警根据已掌握的情况,立即制定了侦查方案,对其展开全面侦查。
郑朝忠先后在教委担任多个职务,但其大部分受贿都与一个叫陈兴杰的人有关。据查,郑、陈二人相识10多年,郑朝忠收受的60多万元贿赂中,有33万多元是陈兴杰送的。因此,要查实郑朝忠的犯罪事实,找到陈兴杰是当务之急。但当侦查员准备传唤陈时,发现他早已不在武汉了。
“此案社会影响恶劣,务必查实犯罪事实,对群众有个交代!”侦查员们暗下决心。为了查到陈兴杰的下落,侦查员们多路出击展开了大海捞针式的搜寻,对可能接触陈兴杰的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天的努力,其中一路侦查员终于得到一条线索:陈兴杰可能在天津的一个工厂工作。当晚,办案人员马不停蹄地赶往天津,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终于在次日查出陈兴杰的下落。来不及休息,侦查员们就带着陈兴杰踏上了返汉的列车。
随着陈兴杰的到案,郑朝忠的受贿事实得到进一步证实。经查,1996年春节,时任武汉市教科所副所长的郑朝忠经亲戚介绍,认识了从事印刷中介业务的个体户陈兴杰。此后,陈兴杰就多次到郑朝忠办公室拜访,并希望郑能帮其承接印刷业务,还承诺赚钱后会分给他一部分。
随后,陈兴杰在郑朝忠的关照下,先后承接了多笔印刷业务,陆续从中获利10万多元。对此,陈兴杰十分“感激”,并将其中的4.8万多元送给了郑朝忠。1998年,湖北省举行了一次读书活动,需要印刷大量教材。郑朝忠多次给活动的发行商打招呼,对方只得将这笔业务交给了陈兴杰。这一笔业务价值120余万元,陈从中获利40余万元中介费用,并先后13次将28.5万元送给了郑朝忠。
检察机关最终查明,1996年至2007年初,郑朝忠先后利用自己的职权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近60万元。2008年10月,郑朝忠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3万元,所得赃款全部没收。陈兴杰也以行贿罪被判刑一年。
案情讨论“诸葛会”打开突破口
“我们要办出大要案,同时又要不出任何质量问题,这对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是一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执法、文明办案。”据介绍,2008年武汉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共查办职务犯罪线索295件,立案数比上年升幅达7.4%,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反贪案件有罪判决率达到了100%。
2008年初,武汉市检察机关接到一封匿名举报信,称时任武汉市交通建设投资公司董事长的曾实,利用职权向承建某工程的建筑商索取贿赂。该线索经武汉市检察院侦查指挥中心批准交由该院反贪局查办。接到线索后,侦查一处的干警立即展开了初查,并发现曾实有重大受贿嫌疑。
曾实在被传讯后交代了其犯罪事实。随着案件侦查的深入开展,侦查员又获悉,该案涉案人也曾向武汉市交通委原正处级调研员、曾任交投公司董事长的黄家吉行贿数万元。面对新的线索,办案人员马上展开了细致的初查,黄家吉大肆受贿的犯罪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但黄家吉并不是很配合,如何突破黄家吉?围绕这个问题,侦查一处连夜召开“诸葛会”。“他老伴刚刚动过手术,黄家吉好像非常担心老伴的病情!”一位细心的侦查员提出“攻心为上”。侦查员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感情攻心为主,政策攻心辅助的审讯计划迅速形成了。
大家来不及休息,再次与黄家吉展开较量,为配合调查,其老伴魏某也被请到了反贪局谈话。
考虑到黄家吉老伴的身体不好,侦查员让其做医生的女婿也到反贪局陪同看护打针、吃药。
侦查员的这些人性化举动,让黄家吉非常感动,心理上也减少了抵触情绪。随后,黄家吉开始逐步交代其犯罪问题。
最终,反贪人员查实,黄家吉在2000年至2007年间,利用其担任武汉市交通委员会计划处处长、交投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发包、工程款拨付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贿赂高达117万多元。
2008年10月,武汉市中级法院一审对黄家吉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没收全部赃款上缴国库。
一条线索查出10起商业贿赂
“针对当前职务犯罪呈现多样化、高智能化、行业化现象,我们专门成立了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对全市职务犯罪侦查工作进行组织、指挥和协调。实现统一指挥、上下联动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格局。指挥中心探索将同一行业领域的案件线索交由一个区院集中办理,加大深挖力度,很快就成为我们工作的一大经验和特色。”武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军介绍,职务犯罪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成立一年来,共交办、督办和指定异地管辖案件线索93件,根据这些线索共立案侦查79件87人,占全市立办职务犯罪案件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2008年年初,武汉市职务犯罪侦查指挥中心接到举报,称武汉某医院检验科副主任袁斌在采购检验试剂过程中,存在受贿的情况。经研究,指挥中心决定把案件交给江汉区检察院反贪局办理。
江汉区检察院反贪局受命后立即行动起来。经过一番努力,侦查员终于得知,袁斌主要是从力升公司购进试剂。恰巧,此时力升公司正准备招业务员,反贪局长邵奇迅速化装前去应聘。经过面试交谈,侦查员们很快弄清了医药领域中的工作流程和所谓的潜规则等大量内幕信息。随后,该公司负责人方某被秘密带回了反贪局。经过突审,方某交代2005年至2007年,该医院多次购买某试剂数十万支,方某以回扣的方式向袁斌行贿数万元。
情况被迅速反馈到武汉市检察院侦查指挥中心,经过进一步分析,指挥中心决定继续扩大战果,并将相关涉及医疗行业的举报线索进行挑选后,集中交由江汉区检察院查处,以便深挖行业系统内的职务犯罪。
根据指挥中心的指示,江汉区检察院反贪局展开了新一轮的深挖行动。在随后的侦查中,侦查员发现方某与武汉的其他几家大医院也有业务往来。由此又牵出了在医院工作的王仁新、曹海萍和另一医院的检验科主任詹喜焱。侦查员对詹喜焱家进行搜查时,仅在厕所的天花板上,就起获了成扎现金80余万元。最终,侦查员查明詹喜焱涉嫌受贿的总金额高达200多万元。
“系列案件的查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当时我们刚展开调查时,一些医药公司的行贿人闻风而逃。我们的侦查员牺牲了节假日蹲点守候,最终把涉案人员一一传讯到位。”据了解,江汉区检察院反贪局根据这一条线索,共挖出医疗行业贿赂案件10件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