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陈良宇蜕变历程令人感慨 从“面疙瘩区长”到阶下囚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史镜鉴

        陈良宇蜕变历程令人感慨 从“面疙瘩区长”到阶下囚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2006年夏天掀起的上海社保案风暴,涉及上海政要、国企高管、民营企业富豪28人,风暴背后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权钱交易网。历经近两年的侦查和审理之后,上海社保案终于在2008年4月11日迎来了最高潮——— 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

          ◆◆神态黯然受审听判

          11日,陈良宇案在这一天宣判。记者发现,当晚的《新闻联播》播出了陈良宇受审听判的镜头(如图),这是陈良宇自2006年9月从电视镜头消失后首次在公众面前出现。画面中,62岁的他在两位法警的搀扶下走上被告席,一身西装没有系领带,神态黯然两鬓斑白。

          庭审过程中,陈良宇的一个意见和两句话引起广泛关注。

          据旁听者介绍,法庭调查表明,陈良宇的儿子陈维力在上海申花任挂名副总经理后,有一次上海申花董事长郁知非请陈良宇吃饭,陈维力并不在座。吃完饭后,郁知非用公司卡结账。陈良宇当场问他陈维力是否有这样的卡。郁知非随后立即给陈维力办了一张卡,而陈维力坦然受之。辩护律师认为,当时陈良宇只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足以认定为索贿。

          陈良宇当庭也表示,自己当时只是问问儿子是否有这样为公务结账的卡,并没有别的想法。这是整个庭审过程中,陈良宇发表的有限意见之一。庭审中,在陈良宇弟弟陈良军倒卖土地的问题上,控辩双方一时争执不下,此时陈良宇突然主动对律师说:“你们别争了,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责任的。”

          另外,陈良宇在最后陈述中以感慨的语调连说三声“对不起”:“我对不起党,对不起上海人民,对不起我的家人。”

          ◆◆“能办事也能闯祸”

          “胆子大,态度强硬,能办事,也能闯祸。”一位老干部这样评价陈良宇。陈良宇专横跋扈的性格伴随其30载仕途,直至最终归于沉沦。

          陈良宇所犯罪行中,有一条是让上海新黄浦集团原总裁吴明烈为陈良宇的父亲陈更华换房,新房同旧房差价为93万余元。此前,人们看到的却是不为父亲分房批条子和被称为“面疙瘩区长”的陈良宇。

          陈良宇就任上海市老干部局局长后,向曾在“文革”时期被迫交出住房的父亲陈更华表态:“老干部中要解决这类问题的人很多,我不能先为自家着想。”此后他升任黄浦区区长,又告诫家人不要反映住房问题,“不能打我这个区长的牌子”。之后,陈更华欲致信市长反映住房问题,想托儿子转交信件再次遭拒。

          另外,陈良宇任黄浦区区长时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很晚才回家。肚子饿了的他总是让食堂做点面疙瘩充饥,于是就有了“面疙瘩区长”这个绰号。

          ◆◆仕途顺利却日益专横跋扈

          在当上市委书记之前,陈良宇为人低调,但升官后,他专横跋扈的性格便开始显现。案发前,上海媒体经常接到其秘书秦裕或宣传部门指示,直接为关于陈良宇的报道“定篇幅”、“定版位”,为其树立亲民勤政的形象。

          当时,陈良宇晋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后,立即通过宣传部门给电视台立下规矩:凡是有他出席的活动,报道篇幅不能短于3分钟,而且必须在新闻开播后率先播出。

          2005年,陈良宇在上海市一次重要反腐会议上,向上海市各主要领导干部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反腐方针,还谈到了预防国有资产流失、城镇拆迁等领域的腐败问题。此时的陈良宇已是“台上说一套,台下做一套”。《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周瑞金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1992年春,中央某领导住在上海西郊宾馆,时任上海黄浦区区长的陈良宇未经批准,擅闯西郊宾馆打网球,遭到中央警卫局人员阻拦后,竟大发脾气吵起来。此事惊动了当时的上海市领导,立即打电话对他厉声斥责。Z 法制周报

          ■新闻链接

          身边铁哥们儿助其走向末路

          任人唯私的“小圈子”作风,最后使陈良宇走向末路。

          出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分管人事后,陈良宇拉帮结派更加肆无忌惮。比如,时任黄浦区副区长的陈良宇“小弟”陈超贤已出现经济问题,陈良宇仍然将其调任长宁区区长。

          一些老干部表示,陈良宇看上去提拔了很多年轻有为的干部,但这种提拔并无严格标准与正常程序。他的首要标准就是与他个人关系好。比如陈良宇喜欢体育,出任市委书记后,就将他原来的网球教练、一名区级学校的体育老师提拔到市政府办公厅任职。

          1995年1月,被称为学者型官员的秦裕破格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入选时任市委副书记的陈良宇的秘书。伴随陈良宇由市委副书记到市委书记,秦裕也一路“走红”,人称“上海一秘”。正是陈良宇的这一爱将,在担任陈良宇秘书期间涉嫌受贿680万元,并与4名女性保持不正当性关系。

          正是秦裕这样的陈良宇 “身边好友”的牵线搭桥,加剧了陈良宇的腐化蜕变。同样,在社保案中落马的“损友”吴明烈、“干将”祝均一等人,都为查处陈良宇提供了重要线索,而吴明烈同陈良宇交往20多年,算是铁哥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