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长春市副书记因贪污落马 曾连夜转移7箱现金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史镜鉴

        长春市副书记因贪污落马 曾连夜转移7箱现金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长春市原市委副书记田忠的权钱之路,促使我们深深思考

            ●倒腾上千万元现金,失踪3天惊动上级 ●转让股权,把土地使用权变现侵吞2261万元

          “没意思,没意思了。”看守所里的田忠反复叨咕着。

          2008年7月21日,直到深夜,他也没有在一审的最后期限提起上诉。

          经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法院一审认定:吉林省长春市原市委副书记田忠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财产总计人民币2261万余元;受贿犯罪13起,收受财物总价值折合人民币139万余元;行贿犯罪一起,行贿人民币100万元。以贪污罪判处田忠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没收财产30万元;犯行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四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一审判决生效了。

          记者就长春市原市委副书记田忠的案子走访了很多知情人,搜集到不少鲜为人知的内情。比如,田忠一次就侵吞2261.2万元人民币的过程,这个过程很专业很了得,一般人学不到,记者也不担心谁会学了去步田忠的后尘;再比如,田忠与小舅子媳妇等人黑夜长途跋涉转移上千万元现金的详情;还比如,坐落在静谧的美丽田园中那个“海伯尔”公司如今是个什么样子?还有,“海伯尔”公司所在的九台市西营城子镇的农民对于占用他们正在耕种的土地那复杂的心态等等。记者想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告诉读者,田忠作为长春市原市委副书记“协调”、“组织”亲属与子女们弄钱的过程。

          壹 副书记失踪3天

          2006年8月7日,吉林省委得到一个消息:长春市委副书记田忠已经3天不见踪影了,而且用各种方法也联系不上!

          这还了得?

          省委有关领导作出指示,马上启动应急程序,采取紧急措施,以防不测,同时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8月8日,田忠却又悄然回到了坐落在长春市人民广场东南角的市委那座老楼3层他的办公室里。

          甫一坐定,田忠还没有来得及擦一把汗,省委派人带着通知也到了:请田忠同志到省委谈话。

          这是5天来省委与他的第二次谈话。

          5天前,也就是8月4日,时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省纪检委书记的杜学芳便约田忠到吉林省委谈话,谈话内容概括起来有两项:

          田忠的儿子与亲属共6人拟晋升提职一事,上报省委组织部门,因不符合党员领导干部亲属任职条例未予批准;还有田忠负责的长春市、伊通绿化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950年出生的田忠,有着那个时代佼佼者的印记,也有过来人的精明与判断力。

          虽说东北的天气不能算热,但毕竟是“头伏”天,此刻,冷汗在田忠的身上出了一身又一身。田忠的心里十分清楚,杜学芳在长春市担任市委书记时,田忠是副书记,杜书记对于田忠自己提出分管干部的要求与曲折的过程也是了解的。

          正巧,这时长春市区县干部换届工作正在节骨眼上,田忠的心里开始不安了:

          是不是还有其他什么事儿也被发现了,杜书记找自己谈话是在“敲山震虎”?

          那么,又是哪些事儿呢?

          区县干部换届收的那几份钱?会吧?收钱时,谁都不知道,送钱的人自己也不能说啊!

          对了,转让“宝邑”公司股权收到的那笔钱,肯定是!要抓紧时间,安排转移!想到就行动,安排孩子他舅妈王一平马上作转移的准备,这可不是儿戏。

          谈话结束后,田忠顾不上其他的事情了,招呼也不打,假也没有请,接连忙活了3天,才把转让公司股权收到的那笔钱安排妥当。

          贰 现金装了7大箱

          转移出让“宝邑”公司股权收到的那笔钱居然用了3天?

          对,这笔钱不是一笔小数目――上千万元,而且都是现金!

          2006年8月初,田忠告诉孩子他舅妈王一平:“公司股权转让了,得了一笔现钱。”

          8月5日,田忠又找到王一平:“出让股权的那笔钱不是小数目,你姐姐是专职做财务工作的,问问她,这么多现金放到哪里才安全又合法?”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王一平了。

          在田忠的亲属中,出生于1955年的王一平是比较受田忠重视且举足轻重的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头脑清楚,而且比较精明,所以田忠的一系列精心安排中,出头露面谈判、设立多家公司以便进退有路等等,王一平都充当了重要角色。而且田忠很多自己单独掌握的事情,经常都要听一听王一平的意见或者建议。

          当天晚上,王一平就把姐姐的意见转告了田忠:“这笔巨额现金只能放到公司(才合法而且安全)。”

          田忠当即表示:“按照这个意思办。”

          王一平问:“那么多现金放在什么地方?”

          田忠回答:“到时候等我电话。”

          8月6日这天晚上七八点种,田忠的电话来了,让王一平“开车到长春工学院”。

          王一平发动了自己的车,刚到了长春工学院大门口,就像跟着一样,田忠的电话就到了:“跟上你前面的一辆车牌号为××××××的车走。”

          到了一个居民小区,等了一个小时,田忠的大女儿晓惠出现在黑暗中。

          晓惠领着舅妈王一平到了一栋楼前,从楼上拿下7个箱子放到了王一平的车上。

          王一平正要擦一把汗,手机突然响了,一看来电号码,田忠的。一向沉得住气的王一平此刻也感到有点毛骨悚然,这时只听手机传出田忠的声音:“开车出小区跟上我的车。”

          王一平说:“箱子太大还挺沉,需要分开装。”

          田忠回答:“先跟着我的车走,到前边僻静的地方再说。”

          田忠的车引领着王一平的车悄悄地开到了吉林医大附属二院附近的偏僻小道才靠边停下。王一平把3个箱子刚放到田忠的车后备箱里,田忠大女儿晓惠和另一位男士开着一辆丰田轿车也到了。王一平又把2个箱子放到晓惠的车后备箱里。

          3辆车连夜疾驶赶到了沈阳。在王一平设立在沈阳龙郡公司财务室的保险柜里,勉强塞入了一千多万元现金。

          8月7日傍晚,3辆轿车拉开距离悄然回到了长春。

          8月8日,田忠若无其事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叁 “影响力”就是钞票

          难道田忠就真的把组织看成“白痴”?

          记者也知道这话问得很没水平,可是却很接近事实,接近田忠过于自信的思维。

          田忠出生在长春市东面的双阳,他一步一步从公社、县区到长春市政府、长春市委,出人头地后的田忠在政府与各级党委机关中浸淫数十年,他清楚地知道,做事情要合法化;他更清楚,在现实生活中,干部一般仅对自己的直接首长负责,他还清楚地知道,原则是给讲原则的人听的,具体的事情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田忠从这个潜规则中提炼出一个极务实的概念:既然领导就是一切,那么就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协调”、“组织”、“影响”操作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这样既能够达到目的,又不承担法律责任。

          记者在一份法律专家针对田忠贪污犯罪的论证中也读到了类似的意见。目前,我们的法律确实对某些社会生活包括党内生活中的潜规则有点“无能为力”。法律毕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面对花样翻新的腐败手段,但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接触过田忠的吉林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李野认为,田忠不属于那种狡诈且很有城府的人,他的基层工作能力强是公认的。虽然田忠看起来似乎很内向,朋友也不多,但是他十分自信。他的自信来自实践,只是他的实践完全与党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

          记者在采访时,听到长春市的老百姓这样议论:田忠(作为)市委副书记,他哪儿来的那么多钱?(正因为)他是市委副书记,(所以,他)能够弄到这么多钱!

          类似绕口令的话语点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我们且看田忠是怎样“实践”的:

          1998年,吉林省委一位主要领导出访古巴后,交给长春市政府一个项目,引进古巴的液态干扰素和丙肝疫苗技术合作,输出长春的玉米种植技术。由于双方项目的技术都居世界前列,互利互惠,前景看好。

          1998年7月,长春市决定由时任负责农业的副市长田忠任代表团团长,率团出访古巴考察。出访考察期间,田忠代表长春市政府与古巴方面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决定引进古巴的先进技术,并在长春建厂投入生产。回国后,田忠向长春市委市政府汇报。市里决定,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田忠任组长,负责这个项目的领导与协调工作。

          2001年3月22日,古巴方面与长春生物制品所签订项目合作合同,项目名称为“海伯尔”,古巴方面以技术参股,占30%的股份,长春生物制品所出资金,占70%的股份。

          长春生物制品所刚与古巴方面签完合同,这个所的副所长、与田忠一起到古巴考察、回国后代表长春生物制品所承担项目技术引进接收与生产等操作任务的王鹏赋(另案处理)就告诉田忠:“这个项目的启动资金需要2000万元,我们生物所现在哪儿出得起啊?”

          田忠一听,表面上十分平静,毕竟是见过世面的副市长吗,可他的心里却起了狂澜:机会在眼前!故事的高潮也就开始了。

          田忠的内心狂澜很快变成了具体的操作,按照时下长春的说辞,叫做“运作”。田忠也确实施展出了辗转腾挪的功夫进行“运作”,因为这个项目能够赚钱已然不是纸上谈兵,眼看就要变成现金了!

          为什么?

          项目前期运作全部完成,产品市场订单如雪片,只是资金有缺口。一个堂堂的副市长还能被那点儿资金缺口难住?更何况田忠对仕途的自信,自己任市委副书记的职务已经遥遥在望了。一句话,资金有点缺口,小事一桩。

          这么好的机会,安排自己的亲朋好友来做,既好“协调”又好“组织”,甚至不用自己职务的“影响”,直接发出指令,便可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