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廉政网——救灾资金都敢挪用,暴露监督的缺失 久发365电子游戏网址多少_365提款会被冻结卡吗_365bet有app吗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廉政教育 > 廉史镜鉴

        救灾资金都敢挪用,暴露监督的缺失

        【字体: 】 【编辑日期:2010/4/30】 【作者:监察局】【阅读:】

         

          尽管每年的审计报告已经为国人所熟悉,尽管每次的审计风暴已经为大家所适应,但是,今年国家审计署的一个数字还是让公众所震动:从2005年到2006年期间,有13个省区将2.58亿救灾资金挪作补贴行政开支或兴建办公楼。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人们对救灾资金极其敏感。尽管这笔被挪用的救灾资金发生在2005年到2006年期间,但还是深深刺痛了公众的心。

          挪用救灾资金同挪用教育资金、全民健身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等一样,是一种违法乱纪行为,有的甚至是犯罪行为,为什么年年审计,年年会出现如此触目惊心的结果呢?除了制度设计上的某些漏洞、部门利益的无序博弈、官员缺乏官德等等外,就是监督的明显脱岗和缺失。

          我们不能奢望每年的审计没有查出一起违法乱纪案件,不能奢望所有的官员好自为之、廉洁奉公,不能奢望国家的每一文钱都用到应该用的地方去。但是,如此多的地区和部门挪用如此多的资金,难道不是对某些地区、某些部门人员齐全的监督机构的嘲弄吗?假如没有国家审计署的例行审计,这些资金可就在官员的手里悄悄地蒸发了,或变成了官员的各类“补贴”以及豪华的办公楼。

          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应该具有几个基本且相互作用的要素:即通过民主和法制程序选举产生的各级政府,法治下的各种应责机制,以及一个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方面都能参与的强大的监督机制。把愿望寄托在一个干干净净为人民工作的领导者身上是愚不可及的,但人们可以通过民主和法治的安排选举出一个为人民工作的领导者,可以用完善的制度,包括法制、权力制衡和无处不在的监督,迫使领导者干干净净为人民工作。这就是监督的魅力和魔力。完善的、有效的、真正的、非形式主义的监督,可以遏制官员滥用权力,包括随意挪用老百姓的救命钱、随意动用财政税款、随意浪费民脂民膏。

          监督缺失所造成的官员滥权,其损失往往无可挽回。审计署的监督,是国家监督的重要一环,作用巨大。但是仅仅靠审计署一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人大的监督、政协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效地运转起来,很多漏洞就能堵塞在洞开之前,很多损失就能挽于启动之初。可惜,在众多的滥权、贪污、渎职、浪费等案件里,由监督机关在日常监督中发现和制止的经典例子实在太少了。既然监督如此重要、如此实用,那么,就让我们的各项监督真正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监控公共权力运作的“电子眼”、扞卫公共利益的“守望者”、预警官场腐败的“警报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