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风雨兼程又一年,反腐倡廉谱新篇。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紧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了充分展示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迎接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的召开,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年终专稿 回眸2008”栏目,陆续刊发由本报组织采写的系列报道。
第四检查组奔赴内蒙古、第十四检查组奔赴湖北、第十六检查组奔赴广东、第二十四检查组奔赴甘肃……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这是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举措。为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尽快启动、落实和顺利实施,经中央同意,决定成立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为成员单位的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目前,领导小组已经陆续派出24个中央检查组,分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中央新增投资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
今年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按照党的十七大的战略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对加强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优化经济结构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违背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行为,有力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坚决维护党的政治纪律
严明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是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以有效贯彻落实的首要前提。
今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把坚决反对任何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坚决反对各种否定改革开放的错误思想倾向,坚决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等行为作为衡量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的重要标准,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做到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件。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共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人员258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29人。
稳物价稳人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物价问题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其涨落势必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
今年一段时间,受国际市场石油、粮食、矿产等重要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美元贬值等影响,全国CPI等价格指数处于高位运行。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十分艰巨。1月1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的四项措施。
为确保国务院市场价格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国务院纠风办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纠风部门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严肃监管纪律,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扰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给当地的物价造成了一定影响。
物价稳人心才稳。灾后,国务院纠风办立即组织4个检查组分赴北京、辽宁、湖北、陕西等七个省(区、市),深入一线、走家进户调研检查,重点对抗震救灾物资、居民生活必需品、农资和成品油等价格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受灾各省市纠风部门按照部署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监督检查,有力促进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北京奥运会,既是一次运动盛会,也是一个良好的商机,但普通市民担心的是,奥运商机会不会成为一个涨价的“带头大哥”,引起城市物价的全面上涨。
国务院纠风办对奥运会项目举办城市价格监管监督检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建立了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各地纠风部门加强督导,确保了奥运期间市场价格平稳、供应充足。
据统计,国务院纠风办针对春节、“两会”、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和活动,安排了11个检查组赴15个省区市进行价格监管专项监督检查;全国纠风系统共查处违反价格监管纪律案件20791件,处理相关责任人1881人,有效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
守护碧水蓝天
节能降耗、污染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今年4月至5月,监察部配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2007年节能目标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价考核,派员参加了10个省(区、市)的现场考核,并研究起草了关于2008年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经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由国务院办公厅进行印发。
10月,监察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专项督查。4个专项督查组都由部级领导带队,分别对河北、山西等11个省(区、市)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各级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实现“十一五”污染物减排目标,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
云南省监察厅启动节能减排主要负责人问责程序,各州、市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领导人若连续两年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将被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山西省太原市纪检监察部门提前介入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中敷衍塞责、失职渎职的单位及个人实行责任追究。
严把土地“闸门”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没有了土地,人们的生存将受到巨大的威胁。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土地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使土地管理秩序保持了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态势。但是,违法用地、滥占耕地等违法违纪现象在一些地方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严格保护耕地和加强土地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把纠正违反耕地保护制度的行为列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
今年上半年,监察部对从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组织开展的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专项行动进行了认真总结,向国务院呈报了报告,提出了把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转入经常性工作的意见。
与此同时,监察部还会同国土资源部等五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辽宁、安徽等8个省(区、市)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专项清理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重点抽查了所辖16个市、县的清理情况。监察部印发《关于加强对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要求各级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办案件,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贯彻落实,确保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明确要以继续开展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作为推进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节约集约用地政策贯彻落实的具体抓手。
在这个过程中,监察部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和强劲势头,重点查处了一批非法批地、未批先用、批少用多、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擅自变更规划获取利益等方面的案件:发函督办了河北钢神股份有限公司非法占用耕地建办公楼等6起案件;实地督办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违规低价出让土地案等4起案件。
保障 “住有所居”
住房是消费的必需品,涉及到千家万户。近年来,房价过高、涨幅过快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目标和承诺,对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工作作出了决策部署。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按照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作出了专门部署。
随即,监察部会同建设部印发《关于加强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对住房保障工作、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监督检查。
在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基础上,今年,监察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对北京、天津、重庆等18个省(区、市)的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城市房屋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对群众举报上海市虹口区、河南省濮阳市等多起在城市房屋拆迁中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进行了督办。
监察部还严肃查处了在房地产规划、开发建设、销售中以权谋私等问题。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梳理了一批案件线索,直接查办、督办了湖南省长沙市“锦绣康岛”项目违法建设案、山东省泰安市圣华苑住宅小区违法建设案等典型案件。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精神,会同建设部对海口市、重庆市规划系统重大腐败案件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了当前规划系统腐败案件反映出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就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制度建设和规划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