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公布的统计结果表明,面对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央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平稳运行。2008年前11个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0.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2%。在全部中央企业中,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企业有119家,占83.2%。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广大国有企业,在今年遭遇的巨大困难面前,继续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创新,坚持科学发展,向全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其中,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8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国有企业围绕企业改革发展,深入开展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在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企业效能监察、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坚定信心迎难上 国有企业勇担重要职责
国家电网公司获得中央的电网建设资金27.3亿元,并将投资中西部城区电网和农网建设,可对冶金、建材、电气设备等行业起到明显拉动作用;
中国移动已展开两期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TD)网络招标,网络建设的投资已达450亿元,我国TD网络建设带动的相关产业市场份额将达1.5万亿元;
中国海运与宝钢集团共同出资超过7亿美元组建航运公司,稳定铁矿石运输市场,控制钢铁企业成本,保证航运企业承运量,携手共度难关;
……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国有企业坚决贯彻中央扩大内需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科学、务实地应对金融风暴。
各国有企业坚持改革创新,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有的严格管好、用好“钱袋子”,保持企业良好的现金流;有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苦练内功;有的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进行结构调整,积极提升企业内在素质;有的转变发展思路,创新经营模式。国有企业正在为经济平稳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
在困难时刻,国有企业各级领导人员以身作则,带头艰苦奋斗,节约各项开支,业绩降薪酬降,为职工群众作出表率。各企业保持职工队伍的相对稳定,做到减薪不裁员,歇岗不失业。
国有企业不仅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将社会责任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以来,已经有武钢、南航、南网等20家中央企业先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就节能减排、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等方面公开信息、作出承诺,受到社会欢迎。
各国有企业谨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各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能,推动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推动科学发展、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服务北京奥运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资委纪委加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粮食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围绕平抑粮油价格开展专项检查;石油、石化、煤炭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督促企业在价格倒挂、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顾全大局,全力保证供应、稳定市场……围绕国有企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稳定价格、安全生产等开展的监督检查,促进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深入抗灾救灾第一线,靠前指挥,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国有企业按照中央要求,顾全大局、不计代价,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修基础设施,抢救被困群众,全力以赴保通信、保供电、保交通、保供应。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认真开展本行业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驻国家电网公司纪检组对灾区电网重建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中远集团纪检组对运输海外捐助物资情况开展相关检查。地处震区的东方电气、二重、攀钢等中央企业全力抢险救灾,迅速恢复生产。
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关注的体育盛会,相关中央企业在北京奥运会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任务。在筹办奥运会期间,有关中央企业开展以“打造责任央企,实现更高、更快、更强”为主题的“金牌服务迎奥运”活动,全力做好奥运服务保障工作。钢铁、建材、建筑等众多企业保障奥运场馆建设进度和质量,电力企业全力保障奥运供电安全,交通运输企业提供全方位便捷畅通的服务,通讯企业保障顺畅高质量的通讯,食品、服务企业为各国运动员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开展“金牌服务迎奥运”活动被中央企业作为一项必须承担的政治任务,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措施,打造服务品牌的重要抓手,成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
七项要求得落实 促进国企领导人员廉洁自律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专门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提出七项要求,对推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推动七项要求的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监察部颁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违反廉洁自律“七项要求”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的共产党员违反“七项要求”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处分的若干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严肃惩处相关违纪行为提供了直接、充分的依据。国资委党委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七项要求有关事项的通知》。国有企业普遍召开专题会议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对落实七项要求作出安排。通过学习贯彻活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进一步掌握了七项要求的主要内容,增强了贯彻执行要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把七项要求作为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查摆突出问题,逐条对照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明确工作要求、责任主体和查纠重点,采取全面检查、重点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了解落实七项要求的进展情况,督促自查自纠不力的国有企业及领导人员及时整改,增强了工作的实际效果。截至2008年11月底,中央企业所属的一、二级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三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关键岗位有业务处置权人员23万多人对落实七项要求情况进行了自查登记。企业各级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人员登记的情况进行了审核认定,存在的部分问题已通过自查自纠、作出检查、通报批评、组织处理等方式予以纠正,并责成有关企业制定了整改措施和相关制度。
各项工作出成效 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重点查办了一批在企业重组改制、产权交易和经营管理活动中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的案件;擅自决策、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企业领导人员为亲友谋取私利的案件。截至今年10月,中央企业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共结案8219件,挽回经济损失26亿元。
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深入推进,逐步从国有独资企业向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延伸,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向资本运营和资产基础管理的深层次延伸,从事后监察向事前、事中监察延伸,效能监察工作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工作成果更为显着。截至2008年10月,国有企业效能监察提出监察建议4万多条,作出监察决定3000多个,中央企业效能监察立项数量、挽回经济损失金额、节约资金金额都有明显增长。中国石化通过效能监察等办法压缩费用139亿元。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规范,中央纪委监察部正在起草《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意见》,国资委下发了《对央企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国有企业继续实行诫勉谈话、述职述廉和领导人员民主评议制度。截至2008年9月底,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已完成对8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巡视,省(区、市)党委巡视组对182家省属国有企业开展了巡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监督管理制度逐步健全,中央企业普遍实行了财务预算管理,129家实行了资金统一管理,106家企业建立了反腐倡廉信息平台。(记者 孟德成)